二元猪与三元猪区别?

一、二元猪与三元猪区别?

交配品种不同

1、二元猪:两个品种之间的杂交或品系杂交得来杂交品种。(指长白公猪将大白母猪杂交而成的品种)。

2、三元猪:由三个品种的杂交猪,是将两品种杂交而得到的一代杂交母猪再与第二个品种进行杂交得来的。(在二元猪优良的基础上再与其他品种进行杂交而得到猪)。

杂交效果不同

1、二元猪:杂合程度较大,杂交优势明显,长势较快,育肥效果好,应用较广泛,对于养殖技术的要求较低。

2、三元猪:充分利用杂交优势,提高瘦肉率,解决原种母猪不足的矛盾,对于养殖技术要求高。三元杂交猪主要是结合二元猪杂交猪的优点和终端父本的优点,生长速度较快。

二、二元猪三元猪哪个贵?

三元猪,更优质,口感不错

三、三元猪和二元猪的区别?

外三元:母本、第一父本、第二父本均为外来良种猪,杂交生产出三元杂交瘦肉猪。一般是先用长白猪品种的公猪配大白猪品种的母猪,所产二元杂交种中的母猪长大后,再用杜洛克公猪交配,所生后代叫三元杂交种。三个品种都是国外引进品种,例如长白、大白、杜洛克杂交等。(长白猪+大白猪=二元杂交猪,二元杂交猪+杜洛克=外三元。) 内三元:以本地优良母猪为母本,一般先用大约克公猪为第一父本,杂交生产出一代杂种母猪即二元母猪,再用杜洛克或长白公猪等作第二父本与二元母猪杂交,生产出三元杂交猪。三个品种中有一到两个我国的品种,如长白、大白、东北民猪等。(大约克公猪+本地猪=二元杂交猪,二元杂交猪+杜洛克/长白猪=内三元) 感觉就是国内猪和国外猪的区别吧。 百度到的,感觉是这样,不太懂,

四、二元猪三元猪外观区别图片?

二元的猪,肯定颜色质量差一点,三元猪,肯定质量好一点,

五、二元猪和三元猪对环境的要求?

保持适宜环境,预防应激反应

适宜的环境条件有利于发挥猪的生产潜力。当环境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变化时,猪能够通过神经和体液调节适应环境条件变化,这种应对环境变化的反应就是应激。猪舍内小环境和日常饲养管理措施的突然改变都可能引起猪的应激反应,如温度、有害气体、噪声、饲料和营养水平的突然改变,以及断奶、去势、断尾、打耳号、预防注射、转群等。轻微的应激反应对猪的影响很小,甚至能提高其抵抗力,有利于提高生产率,但是强烈和长时间的应激会严重影响猪的健康、降低生产性能。

根据猪的生理特点创造适宜的环境气候条件,稳定猪群的饲养管理规程是预防猪群应激反应的有效措施。不同品种、性别、年龄、生理阶段、营养水平的猪对相同应激源的反应也不同,生产中应根据猪的生理特点创造适宜的环境气候条件,规范猪群的饲养管理规程,减少应激源的刺激。也可以采用药物预防、品种选育、基因检验等,淘汰应激敏感猪,提高猪的抗应激能力,有效防范应激反应。

1.2合理分群,保持适宜的饲养密度

猪具有较好的合群性和争斗性,猪群具有明显的群体位次,猪群的生活空间应满足猪只的正常采食和排泄、休息和运动,减少猪只的打斗,提高日增重和饲料利用率,保证猪群的均衡生长和正常繁殖。分群或转群时,尽量把来源、品种类型、强弱程度、体重大小相近的个体分为一群,避免以强凌弱、以大欺小、相互咬斗而影响猪只的生长。

在圈栏面积一定的条件下,群体规模越大或密度越高,猪群的争斗越严重,猪群的生长越慢;密度过大,猪舍内的小环境越差,环境温度和湿度升高,空气污浊,发病率增高;导致生长速度和饲料利用率降低。一般肥育猪每圈饲养10~20头,以头均占圈面积0.8~1.0m2为宜。资料显示,头均占圈面积,与0.5m2/头相比,1.0m2和2.0m2的增重速度分别提高12.2%和14.7%,饲料利用率分别提高9.8%和11.1%。

二、猪对舍内小环境的要求

2.1维持适宜的环境温度

猪是恒温动物,猪只通过维持机体的产热和散热的相对平衡来实现体温的相对恒定,环境温度的变化影响着机体的产热和散热。当环境温度在一定范围内变化时,猪只通过物理性调节即可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该温度范围就是等热区。等热区是最适于猪只生存和生产的环境温度范围,是少用饲料并能得到更多产品的有效措施。猪从出生到出栏对环境温度的要求不同,表现出明显的三个阶段:出生到断奶阶段:初生仔猪的体温调节能力、适应力和抗病力差,出生第一周的温度是影响初生仔猪成活率的关键因素。第一周的哺乳仔猪的适宜温度是31~37℃,而母猪的适宜温度是20℃左右,控制好母猪和仔猪的环境温度,是提高母猪繁殖力的重要保障。

断奶至6月龄阶段:仔猪断奶后体温调节能力和适应力都有所提高,断奶仔猪的温度应维持在30℃左右,转入保育舍后逐渐降低温度,一周后可以降低到27℃,断奶仔猪阶段维持在25℃左右,到生长肥育阶段的适宜温度维持在20℃左右。维持适宜的环境温度,是保持仔猪顺利断奶和正常生长的重要保障。

6月龄到繁殖阶段:6月龄后,猪准备开始进入繁殖阶段,这个阶段的适宜温度是18℃左右。环境温度过高会影响种猪的繁殖性能,公猪性欲和精液品质降低;母猪胚胎存活率下降,产仔数减少,缺乳和少乳,断奶发情间隔延长等现象,甚至造成繁殖障碍。当环境温度高于28℃时,75kg的大猪可能出现气喘;高于30℃时采食量明显减少、饲料利用率降低;高于35℃而不采用防暑降温措施时,肥育猪可能中暑,妊娠母猪可能流产,公猪的精液品质不良且2~3个月难以恢复,严重影响肥育和繁殖。

2.2保持适宜的环境湿度

猪舍内的湿度主要受各地区气候条件和舍内通风效果、圈舍条件、排水性能、粪尿处理、饮水方式、饲喂方式以及饲养管理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湿度对猪的影响较小,但在高温或低温环境下,高湿和低湿环境对猪的体温调节、身体健康和生产性能都会产生不利的影响。高湿不利于猪只的热平衡调节,高温高湿环境使猪只感到更加炎热,体温升高、引发中暑;低温高湿环境下猪只感到更加寒冷,非蒸发散热增加,机体失热过多,容易受凉、冻伤,甚至死亡。

高温高湿的环境有利于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加快,动物受病源微生物侵害的机会增多,使得猪只更容易爆发多种疫病、皮肤病、中暑性疾病;高温高湿不利于饲料的储藏,容易出现霉变,引起猪只霉菌毒素中毒,侵害猪的免疫和生殖系统。低温高湿的环境条件下,容易诱发腹泻与消化道的传染病、感冒、肺炎等呼吸道疾病以及神经痛、风湿痛和关节炎等疾病。高温低湿环境,舍内尘埃增加,猪只水分过度蒸发,血流量减少,皮肤及外露黏膜对微生物的抵抗力降低,容易诱发肺炎及与呼吸有关的疾病,在有红外线灯加热的保暖箱中,仔猪常发生腹泻脱水而死亡。在高温高湿环境中,猪只通过减少采食量来维持体温恒定,导致猪只生产性能降低;高温高湿环境下猪只的能耗增加,饲料利用率降低。在低温高湿环境中,猪体散热量增加,能耗增大,导致生产性能下降,饲料利用率降低。生产中猪舍应保持相对干燥的环境,相对湿度控制在60%~80%较为适宜。

六、三元杂猪和二元杂猪的区别?

猪国内国品种和外国品种,国内品种的第三代称内三元,如梅山猪配长白公猪就叫“长梅”是二元猪,“长梅”再配大约克公猪就叫“大长梅”,就是内三元了。外三元都是外国品种的交配。

七、肉眼如何区别二元猪和三元猪?

所谓三元杂交,就是说杂种商品肉猪的亲本有三个品种。这三个品种先后经过二次杂交,最后得到三元杂种后代,参与第一次交配的两个品种中,母猪所属的品种称为母本,公猪所属的品种叫第一父本。显然,第一次交配得到的后代是一代杂种(F1)。选择F1中优良母猪作种,再与第三个品种的公猪交配所生后代全部育肥,就是三元杂种商品肉猪。参加第二次交配公猪所属品种称为第二父本。对第二父本来说,三元杂交商品肉猪依然是一代杂种。 从三元杂种商品肉猪产生过程可以看出,其父母代中,父亲是纯种,而母亲是一代杂种,祖代的两个亲本都是纯种。比起二元杂交,杂交程度高,具有更丰富的遗传基础,表现出更高的杂种优势,一般可以二元杂交基础上再提高2%-5%。在父母代中,母本是一代杂交种,特别是在繁殖性能方面,如产仔数、泌乳力等,具有明显的杂种优势,是二元杂交中的母本所没有的。但是,与二元杂交相比,需要维持三个纯种亲本,又要保留一代杂种母猪,杂交繁育体系较为复杂。

二元杂交即两个品种之间的杂交,也称简单杂交,即用两个品种或品系进行杂交,所得一代杂交种。由于杂合程度大,有明显的杂交优势,长势快、育肥效果好,所以这种杂交应用比较广泛,技术要求也简单。

二元母猪,即长白公猪与大白母猪或者是大白公猪与长白母猪杂交所产生的一代杂种(长大或大长)父母本均为不同的外来品种所培育的二元母猪叫“外二元母猪”。

八、二元杂交猪和三元杂交猪的相配?

二元杂交猪和三元杂交猪不能相配,就是配了以后长的慢,料肉比不好,纯种猪相配后代长势好。

九、二元猪和三元猪哪个耐粗粮?

二元猪累耐粗粮,原汁原味 三人猪喜好细粮和饲料肉质粗糙

十、三元猪比二元猪好在哪里?

楼上老师们说的我都不敢说了!我养过长大二元猪,也养过杜长大三元猪,二元猪的特点是营养需求比三元稍高,生长速度快,料肉比低,缺点是瘦肉率低,体型不如三元好;三元猪因为加入了杜洛克基因,瘦肉率高,抗病力相对稍强,体型好,但我的数据是料肉比比二元高,如果同样使用“大保育”饲养模式的话,二元的生长速度绝不比三元差。

养二元有几点比较麻烦:纯种母猪只能靠引进,而且价格较高;而且二元仔猪较三元仔猪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