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雏鸡苗养殖技术

一、育雏鸡苗养殖技术

育雏鸡苗养殖技术指南

育雏鸡苗养殖技术是养殖业中的重要一环。正确的育雏技术可以帮助鸡苗更好地生长和发育,提高存活率,最终增加养殖户的收益。本文将介绍一些关键的育雏鸡苗养殖技术,供广大养殖户参考。

1. 饲养环境准备

为了保证雏鸡的健康和生长发育,养殖户首先要做好饲养环境的准备工作。首先,要确保鸡舍的卫生和通风条件良好。鸡舍应保持干燥,无积水,定期进行清洁消毒。其次,要保持合适的温度和湿度。雏鸡对温度和湿度较为敏感,适宜的饲养温度为32-34°C,湿度控制在60-70%左右。

2. 饲料管理

合理的饲料管理是育雏鸡苗养殖的关键之一。雏鸡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充足的营养物质支持。首先,选择适宜的饲料。雏鸡饲料应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以满足它们的生长需求。其次,要注意饲料的品质和卫生。饲料应保持新鲜,不含霉变物质。最后,合理控制饲料的喂食量和喂食时间。刚开始饲养时,可以采用分次喂食的方式,逐渐增加饲料的供应量。

3. 疾病预防

疾病是影响雏鸡生长和养殖效益的重要因素。为了预防疾病的发生,养殖户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预防措施。首先,要做好消毒工作。鸡舍和饮水设备定期进行消毒,防止病毒和细菌的传播。其次,要严格控制外来物品的进出,减少病原体的传播风险。另外,定期进行疫苗接种和常规体检,及时发现和处理疾病。

4. 群鸡管理

雏鸡的群体管理也是育雏鸡苗养殖的重要环节。首先,要合理控制鸡群数量和密度。密度过大会导致鸡苗之间的竞争加剧,增加疾病发生的风险。其次,要注意群鸡的打架问题。雏鸡之间会存在一定的攻击行为,养殖户需要及时发现并采取措施避免伤害和死亡。另外,要注意鸡群的饮水和饲料供应,确保每只雏鸡都能够获得足够的水和食物。

5. 生长监测

生长监测是育雏鸡苗养殖的必要环节。通过定期的生长监测,养殖户可以及时发现和处理存在的问题,保障雏鸡的健康生长。首先,要记录和比较鸡群的体重、饮水量和食物摄入量等指标。其次,要观察鸡群的行为和外貌。如发现有异常情况,及时进行处理,避免问题的扩大和影响整个鸡群的健康。

结语

育雏鸡苗养殖技术的正确应用对养殖户来说至关重要。本文介绍的育雏鸡苗养殖技术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养殖户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的调整和改进。通过科学的育雏技术和合理的管理,相信能够提高养殖效益,取得更好的经济效果。

二、雏鸡育苗养殖技术?

一、进鸡苗前的消毒

空鸡舍中会残留病菌、病毒等致病因子,如果不消毒放进来的鸡苗很易感染病原而发病。在进鸡苗的一周前,要对鸡舍进行清扫并严格彻底的消毒,可选用福尔马林和高锰酸钾的混合液进行熏蒸,熏蒸期间关闭鸡舍门窗,直至消毒24小时后再开窗通气。

二、鸡苗的选择

在选择鸡苗时,一定要选择大厂家、信誉好、有售后服务的孵化场进苗。在准备购进的鸡苗中随机抓几只鸡苗解剖,查看肝脏、肾脏、胆囊、肺、肠道等部位是否有病变,确保购回的鸡苗健康。

三、鸡舍温度控制

鸡苗对温度要求非常苛刻,特别是刚出壳的鸡苗,但也不能照搬教科书,在鸡苗刚放进去鸡舍的时候,就升温到34/35度。因为鸡苗在运输车里的温度肯定没有这么高,一下子进入高温环境,这么的温差鸡苗应激大,对鸡苗的伤害很大。

正确的做法是刚把鸡苗放进鸡舍时,鸡舍的温度能达到30度左右就行了,可以慢慢升高温度,在3-4个小时后逐渐升高到35℃。

四、鸡舍湿度的控制

鸡苗很少各个系统发育还没有完善,特别是鸡苗的呼吸系统。如果鸡舍湿度过低,在高温的环境中,鸡的呼吸道黏膜很容易受到损伤而诱发呼吸道疾病;当然鸡舍湿度过高,鸡舍过于潮湿也会造成鸡苗发病。

正常情况下,7日龄之内的鸡苗,鸡舍的湿度应控制在60%~65%;7日龄之后的鸡苗,鸡舍湿度应控制在50%~60%为宜。

五、鸡苗的饲养

1、及时饮水

鸡苗在拉回来后,要及时让鸡苗饮水。初饮非常重要,鸡苗出壳后及时(尽量在出壳36小时内能饮到水,在出壳3小时内饮到为宜)饮水能促进体内卵黄的吸收,并有助于鸡苗及时排除胎粪,来刺激其饮食的欲望。

给鸡苗提供的饮水一定要清洁(温开水),并能保证鸡苗在半米内都能找到水源。饮水的温度不能过低也不能过高,过低鸡苗会洗澡,造成着凉感冒,太高鸡苗的饮水量会不足,过高的水温还会损失鸡苗的肠道,最适宜的水温在18-24度之间。

在鸡的饮水中添加葡萄糖和维生素C,可以给鸡苗提供一定的营养,同时缓解鸡苗运输的应激反应。

2、喂食

鸡苗初饮后,就会吃开口料了,刚开始喂鸡苗时不要控料。不要控料,也不是在料槽里加很多饲料,这样鸡苗吃不完会造成浪费,而且饲料易发生霉变,鸡苗吃食后危害很大。

正确的喂食方法是勤加少放,鸡苗吃完后再添料,如果鸡苗吃不完时,要及时把料从料槽里清扫出来。

六、鸡苗的养殖管理

1、光照

随着小鸡苗日龄增加,光照时间要保持不变或稍减,不能增加;1—3日龄的小鸡苗视力弱, 22—23小时的光照才能确保小鸡苗的采食和饮水,以后每周逐渐减少20分钟,直到每天光照9小时为止,直到20周龄;室内照明可按30瓦/10m2计算。

2、通风

鸡舍内要保持良好的通风,鸡舍内的细菌、病毒、尘埃通过换气可以排出;利用自然通风实现室内外空气交换。

3、分群

按照小鸡苗的大小、强弱来分群,每半个月调整一次。要控制好小鸡苗群的密度,密度过大会使小鸡苗生长缓慢、且易发生啄癖。

4、防病

养殖小鸡苗应遵循“防重于治”的原则;接种疫苗是预防鸡病发生的重要手段;常用小鸡免疫程序为:1日龄注射马立克氏疫苗;10日龄接种鸡法氏囊疫苗饮水;15日龄用鸡Ⅱ系苗滴鼻或滴眼或饮水;21日龄进行鸡痘刺种;35日龄用鸡法氏囊疫苗饮水;40日龄用鸡Ⅱ系苗和传染性支气管炎H120混合饮水。

三、20天以后雏鸡养殖技术?

温度在3O度左右,每天喂料按每两小时一次,水不断。

四、14周龄雏鸡养殖技术?

1科学饲养

雏鸡出壳25小时左右开始喂食,将玉米渣或是小米作为饲料可以提高雏鸡啄食能力,三天后开始添加混合饲料;一般6周龄以内雏鸡每日应饲喂5、6次,6周龄以后可以适当减少饲喂次数,通常一日饲喂4~5次,这一阶段的雏鸡消化系统还未发育完全,所以一次进食不能过饱,饲喂应遵循少量多次原则;同时要提供干净和足够的水给雏鸡饮用,可以在温水中添加5%的红糖供雏鸡饮用,这样可以促进雏鸡吸收体内剩余的蛋黄;时刻关注雏鸡的食量、健康情况,一般雏鸡食量突然下降或是增多都是疾病的先兆。

2温度控制

雏鸡健康生长需要适宜的温度,刚刚孵化的雏鸡身上的羽毛较少、抗寒能力弱,各种器官发育未成熟抵抗力不强,如果温度过低容易造成雏鸡感冒,影响食欲甚至是直接导致死亡,大大降低雏鸡的成活率;温度过高导致雏鸡呼吸加快,带走体内过多的水分,雏鸡就会大量饮水从而出现拉稀,严重损伤肠道。所以在育雏期温度控制很关键,雏鸡刚刚孵化时温度应保持在34℃左右,随后每周下降3℃左右,5~6周后即可脱温。在保温过程养殖户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保暖设备,常用的有保温箱、红外线等。

3湿度管理

通常情况下湿度在63%左右最适宜雏鸡的生长,如果室内湿度较大要增加垫料的更换次数,避免饮用水弄湿垫料同时加强通风;如果过于干燥可以增置加湿器或是采用人工洒水的方式增加湿度。

4光照管理

雏鸡1~2日龄的时候采用25瓦的灯泡实施全天光照可以帮助其适应环境,尽快学会饮水、进食,此阶段的雏鸡对过亮和过暗的环境都不能适应,所以要严格控制光照的亮度;3~14日龄阶段的雏鸡只需在夜间喂食的时候打开照明设备,不用进行特殊光照,这样可以保障雏鸡有良好的休息环境,促进身体发育;在14日龄后在晴朗和温暖的天气下可以将雏鸡放在室外活动半个小时,充足阳光可以促进钙的吸收,适当的运动可以增强雏鸡体制提高免疫力。

5饲养密度

育雏养殖舍内的湿度、空气质量、卫生环境、恶癖都是饲养密度影响的,密度越大舍内的卫生环境就越差,空气污浊、潮湿、气味刺鼻易造成细菌滋生,喂食时易出现抢食抢水的现象,导致部分雏鸡伤残、食不饱极易发病,所以设置合理的饲养密度是鸡群健康生长的关键。第一周雏鸡体积较小,饲养密度可以为每平方米30只;以此类推每周减少5只直至第5周的每平方米10只。

6通风换气

动植物呼吸作用会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一只小鸡平均每分钟要呼吸50次以上,育雏室内的雏鸡数量大,所以随着次数的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会越来越高,氧气含量会越来越少,同时雏鸡的排泄物会产生大量的氨气,如果不及时通风换气不但影响雏鸡正常生长,同时也会增加呼吸道感染和瞎眼等疾病的发生率。在养殖过程可以用塑料布或是纱布代替窗户上的玻璃,保持室内通风又能起到保温的作用,或是在气温较高时将窗户打开,通风换气一般多在中午进行换气。

7保持良好的生长环境

处于育雏期的小鸡胆子非常小很容易受到惊吓,生长环境产生细小的变化都会使雏鸡受到影响,雏鸡群一旦受到惊吓就会相互挤压造成伤残,严重时会引起雏鸡死亡,所以育雏室周围的环境要保持安静防止其他土兽进入。

8疾病防控措施

雏期的小鸡各项器官发育都还未完善,对疾病的抵抗能力非常弱,很容易感染各种疾病,所以在养殖过程中不但要做好饲养管理,同时还要做好疾病的防治,通常以预防为主,雏鸡孵化后要及时做好疫苗的接种工作,最大程度降低发病率。鸡白痢、球虫病、鸡瘟这三种是雏鸡饲养过程中常见的疾病,保持环境清洁、及时对雏鸡育雏室、饲喂工具进行消毒杀菌可以有效的预防这些疾病,雏鸡群出现疾病后要找出病因对症下药。

五、雏鸡养殖技术全过程?

怎样饲养小鸡?小鸡怎么开口最科学?

小鸡对不好的环境,适应性较差,容易患病死亡。为了提高小鸡成活率,小鸡怎么养,喂养小鸡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小鸡怎么开口最科学?

雏鸡从小使用达龙禽初乳,可以防治白痢病、肠道疾病和免疫抑制病,保肝护肾,促生长,提高采食量。明显提高成活率,健雏率。生长速度快,不会得肠胃病,同比日龄30天大10-30%。

一、要有个适宜的温度

鸡的正常体温平均在42℃左右。刚出壳的小鸡,绒毛稀短,抗寒能力差,遇冷着凉会拉稀,太热会患感冒。一般来说,一周龄的小鸡适宜30℃左右的气温,二周龄的小鸡适宜20℃以上的气温,一个月后就能适应室外的气温,可以在屋外自由活动了。

温度是不是适宜,可以根据小鸡的行动来判断。如小鸡分散均匀,不聚集一堆,吃食活泼,表明温度适宜,小鸡密集打堆,吱吱乱叫,表明温度过低;小鸡张口气喘,不爱吃食,连连喝水,表明温度过高。

二、空气要新鲜

小鸡体温高,呼吸快,新陈代谢旺盛,因此,在注意保暖的同时,还要注意通风,使小鸡呼吸到新鲜空气。温暖的晴天中午,要让小鸡在阳光下活动,以防发生软脚病。

雏鸡开口就用达龙禽初乳.

三、精心喂养

小鸡出壳后24小时开始喂食最好,要喂容易消化的饲料和一定数量的青绿饲料,可以将饲料先研成碎末,煮大半熟后再喂,有条件的可以喂混合饲料。头三天内可让小鸡自由采食,尽快使小鸡学会觅食。

三天以后,每天喂6次,再往后,次数逐渐减少。饲料要拌成半干半湿状态。喂青绿饲料,开始可以少一些,以后可以多一些,但最多不要超过总饲料量的40%。刚出壳的小鸡,饮的水最好是温开水,还要补喂一些1%浓度的盐水。

四、科学管理

首先要搞好卫生,每次喂料都要清除残余饲料,保持食槽清洁,不喂发霉变质饲料,鸡舍要干燥,还要注意防疫防病,及时接种鸡痘和疫苗。

六、雏鸡养殖技术

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追求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自家食材的来源。雏鸡养殖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农业领域,受到了越来越多农民的青睐。

雏鸡养殖技术的前景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持续提高,对于高品质的食材需求不断增加。由于雏鸡肉质细嫩、口感鲜美,被认为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的健康食材。因此,雏鸡肉在市场上的需求量呈现出增长迅猛的趋势。

然而,由于市场供应的不足,很多农民开始尝试雏鸡养殖技术。雏鸡养殖技术可以提高雏鸡的存活率、生长速度和肉质品质,增加养殖者的收益。同时,雏鸡养殖技术还能有效利用土地资源,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雏鸡养殖技术的基本原理

雏鸡养殖技术主要包括饲养管理、环境控制、疾病预防等方面。下面将针对这些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1. 饲养管理

饲养管理是雏鸡养殖技术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合理的饲养管理可以保证雏鸡的健康成长。首先,要根据不同生长阶段的需求,合理配制饲料。饲料中应包含足够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维生素等营养成分。其次,要确保饮水供应充足,并及时更换饮水设备,保持水质清洁卫生。此外,要定期清理鸡舍,防止粪便滋生细菌,保持鸡舍的卫生。

2. 环境控制

环境控制是雏鸡养殖技术中另一个关键的方面。合适的环境条件可以促进雏鸡的生长和发育。首先,要确保鸡舍的温度适宜,特别是在冬季,要保持鸡舍的温度在适当范围内。其次,要控制鸡舍的湿度,在潮湿的环境下容易滋生病菌,影响雏鸡的健康。此外,要保证鸡舍的通风良好,使空气流通,防止各种疾病的发生。

3. 疾病预防

疾病预防是雏鸡养殖技术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定期进行疫苗接种,可以有效预防传染病的发生。此外,要保持饲养环境的清洁卫生,加强饲料和饮水的质量管理,提高雏鸡的免疫力。一旦发现雏鸡出现异常症状,要及时进行诊断和治疗,避免疾病的扩散。

雏鸡养殖技术的种类

雏鸡养殖技术根据养殖规模和养殖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家庭式养殖和大规模养殖两种。

1. 家庭式养殖

家庭式养殖是指小规模的养殖方式,一般由农户自己养殖,主要以满足家庭生活需求为目的。家庭式养殖可以利用家庭闲置的农田和鸡舍,减少资源浪费,对农户的经济收入有一定的提升作用。

2. 大规模养殖

大规模养殖是指规模较大、专业化程度较高的养殖方式,一般由养殖企业或农民合作社经营。大规模养殖主要以商业目的为导向,能够满足市场的需求,提高养殖效益。大规模养殖需要投入较多的资金和人力,但同时也带来了更多的利润。

雏鸡养殖技术的发展趋势

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和生态环境的关注不断增加,雏鸡养殖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未来,雏鸡养殖技术将呈现以下几个发展趋势:

1. 绿色养殖

绿色养殖是指以低碳、环保为导向的养殖方式。通过改变饲料配方,减少化学添加剂的使用,降低排泄物产生量,实现养殖的可持续发展。

2. 智能化养殖

智能化养殖是指利用先进的科技手段,提高养殖效率和管理水平。通过应用传感器、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对鸡舍环境、饲料供应和疫苗接种等方面的智能监控和管理。

3. 品种改良

品种改良是指通过选择肉质更好、生长速度更快的鸡种,提高雏鸡的养殖效益。通过基因技术和细胞培养等方法,改良现有的鸡种,培育出更适宜养殖的新品种。

总之,雏鸡养殖技术作为一门新兴的农业技术,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通过科学的饲养管理、环境控制和疾病预防,可以提高雏鸡的生长速度和肉质品质。未来,随着人们对高品质食材的需求不断增加,雏鸡养殖技术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市场,为农民带来更多的经济收益。

七、1-20天雏鸡养殖技术?

(一)调节适宜温、湿度,提高雏鸡成活率。

初出壳雏鸡个体小、娇嫩、绒毛短,保温能力低,调节体温机能也还不完善,直到3-4周龄,才逐渐完备。因此,搞好防寒保温,调节适宜的温、湿度,是养好小鸡,提高雏鸡成活率的关键。雏鸡适宜的温度为:30-32°C。以后,每5天降温1-2°C,一个月龄后,如外界气温在20°C以上时,可以自然给温,否则应继续保温。温度适宜与否,可观察雏鸡的形态表现:如雏鸡挤成一堆,不爱活动与吃食,不时发出“吱、吱”叫声,音长而无力,是温度过低的表现;如果雏鸡两翼下垂,张口喘气,拍翅抢水喝,不时发出“啾、啾”声音,叫声尖而短,则是温度过高,只有雏鸡分布均匀,活动、吃食正常,羽毛平整光亮,排除粪后粪便多呈现条状,睡眠时头颈伸直,安静等说明温度合适。

调节雏鸡温度的方法很多,小群鸡可放于纸箱或木箱,箱内铺垫干草或棉絮,垫料下还可放置热水袋,或用电灯照明取暖。大群鸡可采取温室保育。

另外,育雏舍(室或箱)内若太干燥,鸡体内水分散发量大,对雏鸡生长不利;若湿度太大,空气不流通,雏鸡容易感染病。适时的相对湿度为55-65%。调节的方法,只要饮水器内不断水即能达到要求;霉雨季节湿度偏大时,可加厚干燥的垫料并及时清理潮湿垫料即可。

(二)及时供水开食、搞好日粮搭配

雏鸡开食之前,先给饮用0.01-0.02%的高锰酸钾水溶液(呈浅红色即可),以清除胎粪和消毒肠胃。然后喂给8%的蔗糖水,可提高雏鸡成活率。最后再喂料。然后,要经常供给饮水,以免因缺水,而一下子暴饮拉稀死亡。饮水宜先用温开水,以后可逐渐改用新鲜清洁凉水,同时防止雏鸡弄湿羽毛。

幼雏阶段喂料不宜受餐数限制,应任其自由采食,以后逐渐减少饲喂次数,到20日龄后日喂4次即可。喂料不宜过湿,以能松散为度。喂量随着雏鸡日龄而增加,但每次不必喂得太饱(以八成饱为宜),以免引起消化不良。

雏鸡的饮料配合。根据其营养需要特点:要求较高的能量和较高的蛋白质。一般日粮中,谷实类(玉米、碎米等)为50-60%;糠麸类(米糠、麦麸等)为5-10%;油饼类(花生饼、豆饼、芝麻饼等)为20-25%;动物性饲料(鱼粉、肉粉等)为7-20%;骨粉、贝壳粉4-5%;食盐0.3-0.5%。青饲料另外加喂,尤其没有维生素添加剂时,不能断喂青料,喂量约为精饲料的30-50%。

不同日龄雏鸡耗料(克/每只、每日),因品种、个体发育、饲喂方法不同而有差异,大致为:1-10日龄为8克,20日龄为15克,25日龄为16克,30日龄为30克,50日龄为40克。

(三)调控适宜光照,促进雏鸡发育

日光照射可以增温、增加食欲,利于消化,促进钙磷代谢、维持正常生长发育,并能杀菌。但光照强而又时间长(包括人工充实光照),易使雏鸡过量运动,得不到适当休息而影响雏鸡正常发育。因此,应采取遮光的办法使雏鸡得到适当的休息,以利于消化、增重和换羽,同时还可以防啄肛、啄羽等恶癖。适宜的光照和运动时间为:一周龄内的雏鸡可全日24小时光照,并在每次喂饲前后各活动10-20分钟。一周以后,若天气晴朗,温度许可的情况下,白天采用自然光照即可。最好每天能晒一次太阳,头一、二天晒半小时左右,以后逐渐延长。20日龄前每天可使雏鸡活动6-7小时,(包括采食时间),20日龄以后,晴天可整天活动,但中午炎热时节应收回遮光休息2-3小时为宜。

八、蟹苗养殖技术?

蟹苗养殖技术

一、了解蟹苗培育过程

  

  养殖户在选购蟹苗前,首先要了解蟹苗场整个生产过程,主要包括:亲蟹规格、饲料使用、培育周期等等。用于繁殖蟹苗的亲蟹,最好来源于天然湖泊大水体中,且雌、雄蟹应来自不同的水域,避免近亲交配。亲蟹规格:雌蟹每只应不小于125克,雄蟹每只不小于150克。

  使用丰年虫(卤虫)培育的蟹苗,质量较好,而用淡水蚤、蛋黄等代用饵料培育的蟹苗质量较差。

  此外,蟹苗培育周期一般在19天~21天,出苗时水温在21℃左右。

  

  二、做好蟹苗质量鉴别工作

  

  1,优质蟹苗体色呈淡黄色,有光泽和透明感,镜检体表无聚缩虫或丝状细菌等异物。劣质蟹苗,体色光泽暗淡,有深有浅,呈乳白色、桔红色,镜检蟹苗带菌、带虫。

  2,优质蟹苗体质健壮,规格均匀,有趋光性,摄食凶猛,溯水性强。手感蟹苗爬动有力,用嘴吹之反应敏捷。用手抓起少量蟹苗,甩干水分轻握成团,松手后会立即散开。劣质蟹苗,空胃无食,游动能力差,易在水体底层活动,手抓蟹苗易成团,不易散开。

  3,蟹苗规格:正常蟹苗出池规格以每千克12万-14万只为宜,最多不超过17万只。达到此规格的蟹苗,假苗较少,变成幼蟹较为顺利。如蟹苗数量过多,说明蟹苗日龄短,甲壳软,经不起操作和运输。如蟹苗数量过少,该蟹苗规格大,临近脱壳期,运输途中会脱壳死亡。

  4,育苗水体盐度、温度:蟹苗出池时,要求水体盐度不高于4‰,淡化时间不少于7日龄,出苗时水温在21℃左右,育苗池水温与养殖池水温差在2℃以内,最多不超过4℃。

  

  三、注意事项

  

  1,蟹苗出池前一天,最好用药物消毒一次,以杀灭一些有害生物,减少养殖期间病害的发生,同时也能淘汰部分体质较差的蟹苗。

  2,蟹苗捕捞时,应停气、停饵,采用灯光诱捕,蟹苗杂质少,活力强。装箱前要把水分沥干,入箱时要撒放均匀,防止蟹苗相互挤团而引起死亡。

  3,早苗宜选择白天运输,晚苗宜在夜间运输。运输途中要防晒、防风。机动车运输,开车时关好门窗,停车时打开门窗通风,车内禁止吸烟,途中每2小时喷水1次,增加蟹苗箱的湿度。

  4,蟹苗经长途运输后已基本脱水,如直接放入水中,蟹苗鳃部易产生气泡而影响成活率。

  所以蟹苗入池前要有一个适应过程:首先打开蟹箱,对蟹苗洒水5分钟,把蟹苗箱和蟹苗全部浸泡在池水中,然后离水放在岸边,15分钟后再重复一次,最后让蟹苗缓缓入池放养。

九、海参苗养殖技术?

海参苗的养殖技术包括以下步骤:

选择养殖方式:根据养殖地点的不同,海参的人工养殖方式,主要可分为两种,第1种是采用陆地建造水池进行养殖,第2种是以海洋为基础进行养殖。

建造水池:一般采用陆地建造水池进行养殖,适宜选择在海边进行建造,这样有利于借助地理优势,可以使用岩礁、石块、混凝土来搭建围城,并借助海水的涨落,来保证水池每天都有新的水进行更换,一般水的更换量要保证在30%左右,水池的深度适宜在1.5米左右。

放人工海参礁:向水池内放人工海参礁石,可以为海参提供一个很好的栖息场所,可以在人工海参礁里面,繁殖大量的水草、海藻等,其中材料的主要来源,可以使用砖头、瓦片、扇贝笼等,而且壁板越接近原始的状态会越好,这样有利于保证海参的野生繁殖。

海参苗的运输:对于海参苗的运输,主要有两种方法,第1种方法是采用干法运输,干法的运输是将海参苗放入周转箱里面,然后在里面放少量的脱脂棉,而且在海参苗的运输途中,要不停的进行喷水。第2种方法是采用湿法运输,湿法运输是将海参苗放入帆布桶中,然后加入适当分量的水。

海参苗的投放:一般投放海参苗,如果是在10-30平方米的水池养殖,可投放300-500头的海参苗,投放后海参苗的成活率大概在35%左右,不过投放海参苗的密度,还有水的温度以及水质调控好,就有利于提高海参苗的存活率。

海参的饲养:配合饲料可在每天早晚各投喂1次,投放的重量为海参重量的3%-5%左右,一般在投放之前,需要将海参配合饲料,用水浸泡15分钟再进行投喂。

以上就是海参苗养殖技术的一些步骤,希望对你有帮助。

十、虾苗养殖技术?

养殖技术

1、饲喂

(1)早期

①早期的食物以泼洒的豆浆以及肥水所培育出的浮游生物为主。

②当育苗池中出现溞状幼体上下游动时,每天上午8-9点和下午4-5点,分别泼洒一次豆浆,日泼洒量为2-4kg/亩,连续泼洒3-5天。

③如果池塘肥水工作十分到位,水中的浮游生物十分丰富,或气压比较低的时候,减少豆浆的泼洒量。反之,增加豆浆的泼洒量。

(2)中后期

①15-20天左右,当幼体沿着塘埂四周游动时,投喂粉状配合饲料。30-40天左右,开始投喂粉碎的颗粒饲料。

②日投喂量为虾苗体重的6-10%左右。

③每天上午8-9点和下午5-6点分别投喂一次,其中上午的投喂量占日投喂量的三分之一左右。

2、管理

(1)及时巡查池塘,当池塘中的氧气溶解量不足(低于5mg/L)或天气闷热、雷阵雨的时候,及时打开增氧机进行增氧。

(2)定期将池塘水面上的漂浮物捞出。

(3)池塘水体的透明度控制在20-35cm左右。如果水质过浓,加注新水。如果水质过清,每亩池塘追施50-100kg腐熟农家肥,进行肥水。

(4)水体ph控制在7.5-8.5之间。

(5)育苗期间,每隔7-10天泼洒一次EM、芽孢杆菌等微生态制剂,同时拌料投喂维生素C、免疫多糖、多维等营养保健药物,增强虾苗的活性。

(6)45-55天左右,当虾苗体长达到1.5-2cm左右,喜欢在池塘埂四周集群平游和逆流游动时,即可捕捞,进行出售。

培育

1、挑选亲虾

亲虾要求外表无损伤,大小规格整齐,体长约为4.5-5cm左右,雌雄比例约为3-4:1。

2、池塘条件

(1)池塘东西走向,长宽比为3-4:1,水深约为1-1.2m左右,坡度比为1:3-4,池底淤泥层厚度不超过15cm。

(2)水体氧气溶解量在5mg/L以上,ph值在7-8.5之间,同时在进、排水口处设置60-80目网片。

3、肥水

当虾卵由暗绿色或灰褐色变成透明或灰白色,胚胎出现黑色眼点时,进行肥水。每亩地施加100-200kg腐熟有机肥(若为新塘,需施加1-2kg氮磷复合肥),同时加入0.25kg的EM菌或芽孢杆菌微生态制剂。

4、饲喂

亲虾主要投喂配合饲料,同时搭配投喂鲜活动物饲料,日投喂量分别为亲虾体重的2-5%,5-8%。

5、产卵孵化

当池水水温在18℃以上时,亲虾开始交配产卵。孵化期间,定期加注新水。20-25天过后,虾卵开始孵化。等到80%抱卵虾孵化出幼体后,将亲虾捕捞出来进行出售,而幼虾转入虾苗培育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