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水产阳光棚养殖技术

一、广东水产阳光棚养殖技术

广东水产阳光棚养殖技术是近年来在水产养殖领域中日益受到关注的一项创新技术。由于广东地区独具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阳光棚养殖技术在该地区的水产养殖业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巨大的发展潜力。

阳光棚养殖技术的原理

广东水产阳光棚养殖技术的原理是利用棚架结构和透明材料,将养殖水域建立在室外棚内,以提供充足的阳光照射和适宜的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通过合理的养殖管理和优化的环境调控,阳光棚养殖技术可以提高水产养殖的产量、质量和经济效益。

阳光棚养殖技术的优势

广东水产阳光棚养殖技术相比传统的露天养殖方式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的优势:

  1. 稳定的环境条件:阳光棚能够对养殖水域进行有效的防风、保温和防雨等作用,使养殖环境的温度、湿度和光照等指标更加稳定,有利于水生生物的生长发育。
  2. 增加阳光照射:阳光棚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阳光资源,提供充足的光照照射给水生生物,促进其光合作用和新陈代谢,加快生长速度,提高养殖效益。
  3. 节约用水:阳光棚可以减少水体的蒸发和流失,有效节约用水,降低养殖成本。
  4. 减少病害发生:阳光棚能够隔绝外界的病毒和细菌侵入,降低水生生物感染病害的风险,减少疾病发生,提高养殖健康水平。
  5. 提高养殖水质:阳光棚养殖技术可以减少底泥和悬浮物的沉积,保持水体清澈透明,改善养殖水质,提高养殖环境的品质。

阳光棚养殖技术的应用

广东水产阳光棚养殖技术广泛应用于各种水生动植物的养殖,包括海水养殖和淡水养殖。常见的应用对象有虾类、鱼类、贝类等,例如对于海水虾类养殖,阳光棚养殖技术可以增加水温,提高虾类的代谢率,促进生长发育;对于淡水鱼类养殖,阳光棚可以提高水体中溶解氧含量,改善鱼类的生存环境;对于贝类养殖,阳光棚可以提供充足的光照,促进贝类的滤食作用,提高养殖效益。

阳光棚养殖技术的管理要点

广东水产阳光棚养殖技术的管理要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建立科学的养殖计划:制定合理的养殖规模、养殖周期和养殖密度等计划,充分考虑物种特性和环境条件。
  • 优化环境调控:根据水生生物的需求,合理调节养殖水域的温度、湿度、光照和水质等环境因素。
  • 加强防疫措施:定期检查养殖水域和养殖设施,加强疫情监测和病害防治,保证养殖的健康和稳定。
  • 科学投喂管理:根据水生生物的需求,合理控制饲料投喂量和投喂频次,保证养殖水体的营养均衡。
  • 定期清理养殖设施:清理养殖网箱、过滤装置等设施,防止底泥积累和水质污染。

阳光棚养殖技术的发展前景

广东水产阳光棚养殖技术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随着人们对水产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传统的露天养殖方式已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阳光棚养殖技术可以提高养殖产量和质量,减少环境污染,降低养殖成本,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同时,阳光棚养殖技术也可以通过互联网和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实现养殖过程的远程监控和精细化管理,提高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

可以预见,广东水产阳光棚养殖技术将在未来的发展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水产养殖领域的一项重要技术和发展方向。

二、雁鹅怎么建棚养殖?

1:育雏舍由于雏鹅绒毛稀少,体质比较娇嫩,调节体温能力差,需要保温。因此,育雏舍要温暖、干燥、通风良好而无贼风,最好设保温设备。鹅舍内地面应比舍外高25~30厘米,地面可用黏土铺平打实或用沙土铺地压实,亦可用方砖,使地面保持干燥。

2:育肥鹅舍,鹅上市前需集中一段时间育肥,育肥舍内可设计成栅架,分单列式或双列式两种,也可以是其他形式。双列式育肥棚可在鹅舍中间留出通道,两旁各设料槽和水槽。育肥棚架离地面约70厘米以上,棚底用竹条编成,竹条间孔隙约2.5~3.0厘米,以便漏粪。

3:种鹅舍,种鹅舍内地面比舍外高10~15厘米,在种鹅舍内设产蛋间,用高60厘米竹条围成,设2~3个小门,地面铺上黄沙或木板,其上垫以柔软稻草。种鹅舍外须设陆地和水面运动场

三、大鹅养殖技术?

大鹅幼苗时禁吃油膩的食物,注意保暖。

四、鹅怎么养鹅的养殖技术?

雏鹅出壳后,便进入到一个新的环境中生活。由于雏鹅个体小,对环境的抵抗力差,各生理机能还不完善,其御寒抗热,调节体温和对外界环境适应性都较差,这时往往会因管理不当而导致疾病,甚至死亡。为此,在育雏期必须根据雏鹅的生理特点,注意做好保温、防湿、防集堆、放牧(包括放水)以及分群等管理工作。

温度

温度对雏鹅的健康影响极大。育雏舍的温度应高低适宜,供温均匀。刚出壳的雏鹅,个体小,绒毛稀,体温调节能力较差。一般出雏后需保温2~3周。

合理密度

合理的饲养密度以每平方米面积饲养12~15只雏鹅,每群以100~150只为宜。随着日龄的增加逐渐分散,28日龄时每平方米8~9只鹅。如果在网上育雏,开始可以将多余的网面积挡上,随着密度的增加,再逐渐放开。有条件时可以留一空栏,间隔3~5天,将另一栏的鹅传入。倒出的栏,经擦洗消毒后,再以同样的方法转其它栏的鹅。育雏期间经5~6次周转,每一次都在洁净的环境下饲养鹅雏。这对于提高成活大有好处,此法可以结合上疫苗时进行。

雏鹅的饲养密度与雏鹅的运动、育雏室空气质量及室内温度关系极为密切。在生产实践中,饲养密度过大,雏鹅运动受限,舍内温度偏高,空气质量不好,雏鹅生长发育受限;饲养密度太小,除降低育雏室的利用率外,育雏舍温度偏低。及时合理地分群,能使雏鹅生长均匀,可提高雏鹅的成活率。

分群方法有如下几种:一要根据雏鹅出雏的时间及体重来分群。二要根据雏鹅采食能力来分群。凡采食快,食管膨大部明显者为强者;凡采食慢,食管膨大部不明显者为弱者,将强弱分群。三要根据雏鹅性别分群。在出雏后几小时内可用翻肛法来鉴别雏鹅的公母,在3日龄后也可用翻肛法来区别公母,将鉴别出的公母分群饲喂。

此法,在日常管理工作中,要经常注意检查鹅群健康状况,注意鹅粪是否正常。一旦发现体质瘦弱,行动迟缓,食欲不振,粪便异常者,应及时剔出,隔离饲养。

防湿

雏鹅最怕潮湿和寒冷,长期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易导致各种疾病。若湿度高,温度也高,则雏鹅体热散发受到抑制,因而形成体热积累,产生闷热感而造成物质代谢能力衰退,食欲下降,抵抗力减弱,发病率增加。因此,育雏舍要切实防止潮湿,经常注意保持干燥。防止办法:育雏舍应选址在地势较高、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地为佳。在确保育雏舍内没有“贼风”侵入,温度稳定时,育雏舍的门窗应经常打开,保证舍内有足够的光照。注意保持地面干燥,每次喂料后要增添垫草,隔日更换1次。

通风

采用负压通风,注意通风均匀,最大风速每秒0.2~0.5米,每次通风的温差不要超过1度。

放牧和放水

放牧和放水可促进雏鹅的新陈代谢,增强体质,提高抵抗力和适应性。但是时间不宜过早、不宜过长。

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它是保证雏鹅健康生长的重要条件之一。睡眠不足,会引起食欲减退,消化不良,生长发育迟缓。5日龄内的雏鹅,每次喂饲后,应给予10~15分钟运动。

搞好卫生工作

定期消毒对减少舍内细菌、病毒的数量,降低污染十分有效。可每周进行一次,在消毒前尽可能清除舍内的羽毛、灰尘和粪便等,并且通风一定的时间后关闭门窗,用1:250的农福或0.5%的过氧乙酸溶液喷雾消毒,由上而下,使雾滴自然下落,以地面见湿为宜。杨兴武

光照控制

育雏期光照的目的是为使雏鹅均匀一致地生长,0~3日龄提供每日24小时的光照时间,3~8日龄23小时光照时间,8日龄以后应从每日23小时光照逐渐降低到自然光照。并顺利过渡到中雏期光照。

温度调节

育雏温度是否恰当,可以由雏鹅的体态和叫声来判断。当温度适宜时,雏鹅活泼,食欲旺盛,饮水适度,羽毛光滑整齐,均匀散布于育雏栏的周围,睡眠姿态自然,头颈伸长,全身放松,入睡深,不易惊醒。当温度过低时,雏鹅互相挤在一起,以求取暖,或密集于热源处,绒毛竖起,并不断发出长而尖锐的叫声,并常常把头颈藏于翼下而睡;若温度太高时,雏鹅分散或远离热源处,张口呼吸,食欲减退,频频饮水,不时发出高而短促的叫声,起卧不安,难以入睡。发现上述不正常情况时,应立即调节温度。鹅育雏期所需温度,因品种、日龄、育雏季节、雏鹅强弱而有所不同,可作为育雏时参考,给温是否适宜应根据鹅雏的表现和实际情况来调整。

五、匈牙利鹅的养殖技术?

养鹅把住几个关健点。

一是育苗时注意保暖,二是做好防疫,三是充足青草,四是补精料。

六、养鹅视频养殖技术?

鹅是草食动物,小时要有温床,据为水源充足的地方,

七、虎头鹅的养殖技术?

1、雏鹅的饲养:雏鹅出壳后24~36小时开食为好。1~3天内,白天喂4~5次,夜间喂2次,每次喂到七八成饱。5~10日龄的雏鹅,消化能力增强,可逐渐增喂次数,白天喂6次,夜间喂2次。日粮配方:米饭与混合饲料20%~30%,青料70%~80%。另外,日粮中应给予骨粉2%~3%、贝壳粉0、5%,食盐0、3%等矿物质。11~20日龄的雏鹅,以喂青料为主,精料与青料的搭配比例为1:4~8。此时雏鹅已能放牧吃草,饲喂次数可减少至白天4~5次,夜间1次。21~30日龄的雏鹅,体质增强,消化能力提高,精料与青料的搭配比例为1:9~12,白天喂2~3次,夜间喂1次,并可逐渐延长放牧时间。

2、雏鹅的管理:由于雏鹅适应外界环境的能力不强,因此除应精心喂养外,还要特别注意加强保温、保湿等方面的管理,具体要求如下。

①保温:一般出壳后要保温2~3周。目前农村多用自体供温与人工供温相结合的方法。不同日龄的雏鹅所需的温度不同,1~5日龄时要求维持在27℃~28℃;6~10日龄时为23℃~24℃;11~17日龄时为19℃~20℃;18~24日龄时为15℃~16℃。

②防湿:育雏室的窗门不宜密闭,要注意通风透光,室内相对湿度以维持在60%~65%为宜,室内不宜放置湿物,水槽中的水切勿外溢,以保持地面干燥。

③分群:雏鹅可采用地面分格垫草圈养,将育雏室分为若干小间,每小间饲养30~50只。清洁卫生和防鼠:经常打扫地面和更换垫草。育雏室晚上要点灯,以便观察雏鹅的动静和防止鼠害。

④隔离:在日常管理中如发现体质瘦弱,行动迟缓,食欲不振,排粪异常的雏鹅应马上隔离饲养和治疗。

成年鹅的饲养管理

1、成年鹅的饲养:成年鹅可采取以喂青料或放牧为主、补料为辅的饲养方式。成年鹅生长发育快,食欲旺盛,可整天放牧,同时适当补料。每只鹅一天约采食青料1、5~2、5公斤,补喂混合精料0、8~1公斤。补料次数:30~50日龄,每昼夜喂5~6次;51~80日龄,每昼夜喂3~4次。在日粮中应给予3%~4%的骨粉或贝壳粉和0、3%的食盐。

2、成年鹅的管理

①当气候暖和、天气晴朗时可进行全日放牧,中午在牧地补料,在炎热天可上午提前放牧,10时左右收牧补料;下午3时出牧,晚上6时收牧回舍补料。

②放牧前后要清点只数,检查鹅群的采食与健康状况,如发现病鹅弱鹅,应立即隔离治疗。

③放牧时以60~100只为一群,将鹅群赶到牧地,在途中应慢慢行走,不可聚集成堆,也不要让鹅群曝晒或雨淋。

④进舍前让鹅在水里洗净身上的污泥,在舍外休息与喂料,然后再赶入舍内。

⑤平时做好饲槽、水盆等食具的清洁卫生工作,并要保持舍内干燥。

八、狮头鹅养殖技术?

狮头鹅养殖技术及快速治疗鹅痛风方法

狮头鹅由于它的头像狮子而出名,它的体型和食量都很大,好养,抗病力强,所以深受养殖户喜爱。由于狮头鹅具有耐粗饲、适应性强等优势,所以很好养殖,适合小规模和规模化养殖。

养鹅最怕的就是发作鹅痛风,由于一旦发作痛风损失沉重。所以养鹅时要提早准备好中亚达龙的绿风宁第四代:痛风四宝(绿风宁+玉风宁+回春汤+肝肾宁),可有效防止鹅痛风病的发作,解决鹅痛风问题。详情咨询:17606156795(微信同步)

下面我们来具体了解狮头鹅养殖技能及其注意事项:

狮头鹅养殖技能

一、雏鹅的选择

出壳强健雏鹅的卵黄和脐带吸收好,毛干后能站稳,生动,眼大有神,反响敏感,叫声有力,毛色光泽,用手抓住颈部向上提时,双脚迅速收缩,对腹部较大、血脐、瞎眼等弱雏要及时淘汰。

二、雏鹅的养殖办理

1.潮口与开食。雏鹅出壳后24~36小时内开食,开食前饮水称为“潮口”。 “潮口”水要清洁卫生,并加入0.1%高锰酸钾,防备肠道疾病。潮口后即可喂料,第一次喂料称为“开食”。一般用小米蒸八分熟,再搭配切成适量细丝的青菜叶或嫩草叶,撒在塑料布上诱惑雏鹅啄食,过2~3天再用相同的方法调教,经几回训练后鹅就会主动吃食。食物前3天主要是米饭,以后逐渐掺入合作饲料,1周后喂全价饲料,其配方为:玉米粉48%,豆粕20%,粮麸12%,碎米10%,干草粉3%,鱼粉 5%,骨贝粉0.2%,食盐 0.3%,微量元素 0.25%,多维素0.5%,砂粒0.75%。育雏前10天精料与青料份额为 1∶2,10天后份额为1∶4。出壳后1~4天每天喂4~5次 ,夜间喂两次;5~10天的雏鹅消化才能逐渐增强,可增喂次数,每日喂6次,夜间喂两次,每次喂八分饱。以后随日龄增加和放牧的条件,可适当调整精料与青料份额和喂养次数。

2.育雏温度。雏鹅最适合生长温度,1~5日龄为26~28℃,6~10日龄为23~25℃,11~15日龄为21~23℃,16~20日龄为19~21℃,22日龄以后为18℃。

3.养殖密度。1~5日龄每平方米25只,6~10日龄每平方米20只,11~15日龄每平方米15只,16~20日龄每平方米12只,21日龄每平方米8~10只,22日龄以上每平方米8只。

三、成年鹅的养殖办理

1.放牧补料。成年鹅生长发育快,胃口旺盛,适应性强,耐粗饲,以喂青饲料或放牧为主,依放牧地或青饲料条件,适当补喂混合饲料,饲料配方可参考雏鹅配方灵活调整运用。每只成鹅每日纵情采食青饲料,补喂混合精料300~400克,30~50日龄的鹅昼夜喂4~6次,51~80日龄每昼夜喂3~4次。

2.放牧分群。大鹅群应分40~60只为一群,将鹅群赶到牧地渐渐行走,不可集合成堆、烈日暴晒或雨淋。

3.放水与运动。对舍饲鹅群,每日要适当运动,可增强体质,提高抗病才能。如有水条件,每日可下水1~2次。

4.清洁卫生。平常要做好舍饲用具的清洗消毒,保持舍内干燥清洁卫生。

四、狮头鹅的配种繁殖

1、配种:种公鹅配种都在200日龄以上。公母配种份额为1∶5~6,放牧鹅群在水中自然交配。1岁母鹅产的蛋,受精率为69%,受精蛋孵化率为87%。两岁以上母鹅产的蛋,受精率为79.2%,受精蛋孵化率为90%。

2、繁殖:母鹅就巢性强,每产完一期蛋后,就巢一次。全年就巢3~4次。单个母鹅无就巢性,或就巢性很弱。此类鹅只占总数的5%左右。雏鹅在正常养殖条件下,30日龄雏鹅成活率可达95%以上。母鹅可接连运用5~6年。

九、鹅养殖技术和方法?

养殖技术如下:

1、建立鹅场

养殖鹅时,需要在地势平坦且水源充足的地方建立鹅场,便于鹅后期运动,并且鹅场中的鹅舍要具有良好的通风性,可以分为育雏舍、育肥舍、配种舍和孵化室等,而且鹅场和水流间要铺设运动场,最好使用水泥地面。

2、饲养密度

鹅需要充足的生活空间,在养殖过程中,要合理控制密度,按照每平方米8-12只的数量选购鹅苗,然后在温暖通风的地方搭建一个鹅舍,在地表铺放一层稻草,起到保温作用。

3、科学饲养

雏鹅出壳24个小时后,要先饮水开食,准备一个水盆,将鹅嘴捏住,按压到水盆中,调教其自行喝水,然后喂青菜、萝卜、米饭等精细的食物,方便小鹅吞食。

4、合理放水

雏鹅饲养20日龄后可以下水,一般在上午10点和下午2点左右赶鹅下水为宜,每次的时间在15分钟,使鹅更好的适应环境,注意雨雪天不要让小鹅下水。

5、养殖管理

在养殖鹅的过程中,要定期清理鹅舍,保证环境干净、整洁,每天要保持良好的通风,以免感染疫病,并且小鹅的草垫,每隔1个星期要更换一次,防止发霉腐烂。

6、饲喂管理

鹅是杂食性动物,养殖鹅时,需要为其提供植物茎叶、天然牧草、青绿树叶、蔬菜等粗蛋白质含量较高且成本低廉的青贮饲料,或者为鹅提供玉米、小麦、豆饼或者小鱼小虾等能量较高的精饲料。

7、清理鹅舍

养殖鹅时,需要定期清理鹅舍,可以每隔一周打扫一次卫生,并将鹅舍中的粪便杂物清理出去,以免其腐败变质,而且要为鹅更换潮湿稻草,避免鹅感染疾病,并且要消毒清理水槽和料槽,使其中的病菌含量减少。

8、休产管理

鹅的产蛋期有7个月左右,它会在夏秋季节时进入到休产期,在此期间,要在鹅舍上安装通风设备,使室内的空气流通,避免空气中产生大量细菌,而且可以为鹅群进行人工换羽,缩短鹅的换羽时间,使其产蛋期延长。

十、肉鹅养殖技术大全?

鹅舍建筑设备

1、鹅场选址:肉鹅以食草为主,鹅场选址应选择在有水源的地方,并且保证水源无污染,水源除了饮用外,鹅清理羽毛、放水、活动、配种等都离不开水。饲草资源制约着养鹅的成败,决定着生产成本的高低。中年和成年肉鹅每只一天可以消耗1.5~2.5千克青草,因此,肉鹅场的建筑地点,最好有较大的草地。

2、鹅舍设计:鹅舍的建筑设计,总的要求是:冬暖夏凉,阳光充足,空气流通,干燥防潮,经济耐用。鹅舍的建筑因鹅群的用途不同可以分为育雏舍、育肥舍、种鹅舍及孵化室等几种。鹅虽是水禽,但鹅舍内最忌潮湿,特别是雏鹅舍更应有一定高度,排水良好,通风。水源与肉鹅舍之间应设有运动场,最好为水泥地面,这样便于冲洗和消毒,水面与运动场的连接处不能太陡,坡度不应超过40°。

肉鹅饲料准备

1、青绿饲料:青饲料包括青绿饲料和青贮饲料。青绿饲料含水量高,能量低,粗蛋白含量高,容易消化,成本低廉,是目前肉鹅最主要、最优良、最经济的饲料,也是农村发展肉鹅养殖用量最多的饲料。适合肉鹅采食的青绿饲料品种主要包括天然牧草、栽培牧草、蔬菜类饲料、作物茎叶、水生饲料、青绿树叶等。青贮饲料主要在冬天缺少青绿饲料时使用。

2、精饲料:精饲料是肉鹅能量的主要来源。主要包括玉米、大麦、稻谷、麸皮、饼粕类等,肉鹅的精料种类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灵活调整,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肉鹅交配繁殖

1、种鹅选择:种鹅是养鹅业的基础,对种鹅的选择称为选种。选择种鹅时,其体型外貌和生理特征可以反映出种鹅的生长发育和健康状况,并可作为判断其生产性能的重要参考依据。

2、种鹅配种:一般的公鹅品种,180~200日龄达到性成熟,就有了配种能力,但是,往往在300~360日龄以上时才开始配种,这样种蛋的受精率会更整齐,便于管理。公鹅使用年限以3~4年为宜,过老的公鹅由于体质较差,其受精率也会相应降低。

母鹅饲养到7个月左右开始产蛋,开产后鹅蛋重量达到100~130克时,就可以配种了。当种鹅到了适合配种的年龄,就应按照1:4或者1:6的比例进行公、母搭配,放置于同一个鹅舍里,使其自然交配。因为鹅有水中交配的习性,公、母鹅在水中嬉戏时便完成了交配。

肉鹅孵化管理

1、种蛋选择:作为入孵的种蛋,需要进行消毒处理,用三氯异氰脲酸粉,以1:200的浓度浸泡种蛋5分钟,然后将蛋壳上的粪便等污染物清洗掉。选蛋时,蛋壳上有破洞或破损的地方不能用作种蛋,蛋形以卵圆形为最好。

2、摆蛋翻蛋:肉鹅种蛋选好后摆入蛋盘,放进孵化机,开始孵化。新的小生命即将诞生了。在孵化时,首先要控制好孵化机的温度,以皖西白鹅为例,肉鹅种蛋的孵化温度应掌握在37.2℃~38.2℃之间。其它品种会略有不同。为了使入孵的蛋上层、下层,以及每个蛋的各个面都受热均匀,必须进行翻蛋。一般每隔4~6小时翻一次,一直翻到鹅出壳的前三天。

3、凉蛋照蛋:孵化器内,既要注意保温,又要注意通风,做到空气新鲜,使氧气输入含量不低于17.5%,最佳为21%。在孵化期后期或者在夏季孵化时,特别是孵化到17天以后时,需要进行凉蛋。目的是让鹅胚胎排出过剩的体热。可打开孵化机门,间隔抽出蛋架上的蛋盘进行散热。在人工孵化过程中,使用灯光或者日光照蛋,检查胚胎发育是否符合胚胎的长相,主要有三照,当鹅种蛋孵化到第7天时第一照,15~16天时二照,23.5~24天时三照。

6、适时出雏:以皖西白鹅为例,当种蛋孵化到第28.5天~30天时,开始出雏。第30.5天~31天时,大量出雏并出壳完毕。

雏鹅饲养管理

1、及早开水:雏鹅从孵化室运出来后,立即安排到事先准备好并消毒过的育雏室里,稍事休息,应立即开水,也就是供给充足饮水。

2、适时开食:雏鹅在第一次饮水后,紧接着就要开食,开食是在雏鹅开始“起身”并表现有啄食行为时进行。一般在出壳后24~36小时内开食。开食的精料为颗粒状雏鹅料,一般由细小的谷食类原料制成。开食的青料要求新鲜,易消化,以幼嫩、多汁的青菜为最好,青料要切成1厘米左右的细丝状。开食的时间约为半小时。以皖西白鹅为例,开食时的喂量一般为每1000只雏鹅一天5千克青料,2.5千克精料,每隔2~3小时昼夜饲喂。以后逐步改为饲喂次数减少,饲喂量增加。

3、良好放牧:放牧就是让雏鹅到大自然中去,采食青草,饮水嬉水,运动与休息。通过放牧,可以促使雏鹅新陈代谢,增强体质,提高适应性和抵抗力。当雏鹅长到20日龄左右、外界气温高时,可以结合放牧让雏鹅到水中逐步适应水性。

4、及时分群:在整个育雏过程中,不论何种育雏方式,都要防止鹅群“扎堆”,这是提高育雏成活效率的重要一环。所以应适时控制鹅群密度,一般在第1周,直径35~40厘米的围栏中养雏鹅15只左右,以后逐步减为养10只左右。

成鹅饲养管理

1、中鹅饲养:雏鹅经过舍饲育雏和放牧锻炼,进入了中鹅阶段。在我国,对于一般品种来说,中鹅就是指4周龄以上至70日龄左右的肉鹅。这个时期的目的主要是培育出适应性强、耐粗饲、增重快的鹅群,为下一阶段选留预备种鹅或转入育肥鹅做好充分准备。根据中鹅的营养需要,精料参考配方为玉米65%、豆粕27%、麸皮3%、预混料5%。预混料主要包括矿物质饲料、维生素饲料以及添加剂类饲料等。

2、育肥阶段:中鹅饲养70日龄后,应先从鹅群中选留种鹅,作为种群定向培育。剩下健壮无病70日龄以上的中鹅作为育肥鹅群。经过70天的饲养,虽然肉鹅体重因品种不同而有所变化,但都有一定的膘度,如,皖西白鹅3千克左右就可以上市,但从经济角度考虑,体重仍偏小,肥度还不够,肉质含有一定的草腥味。为了进一步提高鹅肉的质量和产肉量,必须饲喂丰富的能量饲料进行育肥。育肥时间以15~30天为宜。

3、后备种鹅:中鹅养到70天后,留作种用的那部分鹅被称为后备鹅,饲养后备鹅的目的是提高肉鹅种用价值,为产蛋和配种作准备。这时正处在身体发育时期,因此要充分满足其营养需要,首先青绿饲料要让其自由采食,精饲料要定时定量饲喂,以皖西白鹅为例,一般每鹅每天180克左右,每天饲喂两次。后备种鹅精料参考配方为玉米60%、豆粕20%、麸皮9%、石粉6%、预混料5%。后备种鹅到100日龄左右时要公、母分开饲养,直到开产或配种,防止早熟鹅滥交乱配。

4、种鹅饲养:种鹅是指母鹅开始产蛋、公鹅开始配种,用以繁殖后代的鹅。饲养种鹅的目的,在于不断提高鹅的繁殖性能,繁殖高产健壮的后代,为肉鹅业的发展提供生产性能高、体质健壮的雏鹅。种公鹅在配种期主要是保证其旺盛的精力和性欲,以便高质量完成配种任务,无论是配种或非配种期,种公鹅对饲料的要求都不是太高,只要满足其日常需要,参照后备种鹅的精料配方就可以了。

母鹅在产蛋期,对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的营养需要明显增加,尤其是对矿物质和维生素需要更多,如果营养不足,就会严重影响种蛋质量。产蛋期母鹅精料参考配方为玉米66%、豆粕22%、石粉7%、预混料5%。精料饲喂要定时定量,以皖西白鹅为例,一般每鹅每天250克~280克左右,每天饲喂两次。青绿饲料让其自由采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