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军民融合产业扶持政策?
一、强化项目落地实施
对上年度生产设备投资300万元以上的军民融合新建工业项目,按上年度实际完成生产设备投资额的2%给予叠加补助,单个项目最高不超过200万元。
对上年度生产设备投资200万元以上的军民融合技改工业项目,按上年度实际完成生产设备投资额的2%给予叠加补助,单个项目最高不超过200万元。对纳入省重点技改项目库的军民融合项目,优先推荐安排技改专项补助或技改基金扶持。
对粤港澳大湾区、闽西南协同发展区等市外新搬迁转移至市内的军民融合工业项目按上年度实际完成生产设备投资额的2%给予叠加补助,单个项目最高不超过200万元。
二、培育重点示范企业
建立军民融合企业授牌制度,政府部门、金融机构优先支持军民融合授牌企业,对首次认定为市级、省级军民融合企业的,分别给予一次性奖励3万元、5万元。
实施军民融合重点企业培育计划,对纳入培育计划的军民融合新建或技改项目,按上年度实际完成生产设备投资额的2%给予叠加补助,单个项目最高不超过200万元。
三、加快产业园区发展
实施军民融合产业帮扶共建行动,鼓励各地与部队、军工集团结对帮扶共建产业,对项目落地、技术合作、民品参军等取得实质性成效的,给予一次性奖励100万元。
加快国家新型工业化军民融合产业示范基地建设,支持各地围绕“一基地多园区”打造军民融合特色产业园,对新评定为省级、国家级军民融合产业示范基地的,分别给予一次性奖励50万元、100万元。
对新落地实施的军民融合项目,优先安排年度计划用地指标,允许按土地等别对应全国工业用地出让最低价标准的70%执行招拍挂出让。对经批准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增加容积率的军民融合工业项目用地,不再增收土地出让金,免收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用。
四、促进军地协同创新
对与军工科研院所合作在我市共建技术研发中心或成果转化中心的,按照新增研发设备实际投资额的20%给予叠加补助,单个项目最高不超过100万元。
对与军工科研院所合作开发军民两用技术并在我市落地产业化的,按实际交易费用的20%给予叠加补助,单个项目最高不超过100万元。
对利用军工科研院所技术力量进行智能化车间或生产线改造以提高生产效率的,按智能化生产改造设备实际投资额的20%给予叠加补助,单个项目最高不超过100万元。
对成功承接军品预研任务的,按相关部门拨付预研经费的20%给予叠加补助,单个项目最高不超过100万元。
对成功申报国防专利的,给予一次性10万元奖励,单家企业年奖励最高不超过50万元。
对成功参与军用标准编制的,单项标准给予一次性奖励5万元,单家企业年奖励最高不超过50万元。
五、扶持拓展军品市场
实施民品参军资质提升工程,对新通过军队物资工程服务供应商库、中国船级社认证等分别给予一次性奖励3万元;对新取得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保密资质、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分别给予一次性奖励10万元;对新取得武器装备承制单位资格、科研生产许可的分别给予一次性奖励30万元。
对承担市外军工配套任务及部队、军工企业物资采购的,“民参军”技术产品类合同按执行期内实际履约金额的3%给予一次性奖励,单家企业年奖励最高不超过200万元;其他合同按执行期内实际履行金额的1%给予一次性奖励,单家企业年奖励最高不超过100万元。
鼓励公安、司法、法院、检察院、海关、税务、市场监督管理、卫生、农业、林业、交通等国务院批准的专业制服产品部门以及部队演习、战备、抢险救灾等重大行动给养保障应急任务在明确采购需求、制定采购规则时兼顾军民融合发展需求,同等条件下优先支持采购军民融合企业产品及服务。
六、鼓励参展参赛参训
经市国防科工办确认,对参加国家部委、军委部门、省委机关等主办的军民融合产业展会的,每家企业单场次按实际产生参展费用给予5万元以内补助。
对参加国家部委、军委部门等主办的军民融合赛事的,成功入围后给予一次性奖励10万元,获得奖项后再给予1:1配套资金奖励,单次赛事奖励最高不超过30万元。
鼓励各军民融合机构、企业牵头开展参军资质培训、项目(技术、产品)对接会等军民融合业务活动,经市国防科工办确认后单场次给予一次性奖励6万元,单家机构(企业)年内奖励不超过30万元。
七、创新企业融资服务
对已开工建设的军民融合项目,按其向商业银行贷款实际投入项目建设所支付利息的30%进行贴息补助,单个项目年补助最高不超过50万元。
对各地设立军民融合产业引导基金推动军民融合产业发展的,给予一次性奖励30万元。鼓励各类产业基金投资军民融合工业项目,按其实际投入项目资金的1%给予一次性奖励,单个项目最高不超过100万元。
对为军民融合授牌企业提供担保的融资担保机构,按为军民融合企业融资担保年度平均余额的5‰给予奖励,单家机构年奖励最高不超过100万元。
鼓励金融机构创新实施军民融合贷款品种,增加军民融合企业贷款,对军民融合贷款比重及增幅同步纳入金融机构年度考评,给予适当加分奖励。
八、支持军企兼并重组
鼓励军工企业对我市工业企业就地进行股权收购、参与增资扩股等股权合作,支持我市企业积极参与军工企业改制重组或成立科研生产联合体,除享受相关补助政策外,再按其实际出资额的2%予以叠加补助,单个项目最高不超过200万元。
本条所涉补助资金市级财政承担60%,项目所在县(市、区)、龙岩经开区承担40%。
九、强化军地人才支撑
加大军民融合人才(团队)引进力度,把军工高层次人才作为全市急需紧缺人才对象纳入市县人才工作重点,按倾斜支持原则,优先获得省市人才项目奖励资助,享受居留落户、住房保障、子女入学、医疗保障、职称评聘等相关优惠政策待遇。
鼓励聘请军代表(含退役)或军工专家作为企业发展顾问,经市国防科工办确认后每人每年给予奖励3万元。
十、个案扶持重大项目
对带动能力强、产业链条长的军民融合龙头企业重点项目,实行“一事一议”“一企一策”重点扶持。
二、什么是产业扶持政策?
产业扶持政策是指国家或者地方政府在制定区域发展计划或规划纲要 时,针对 地区经济 发展的实际情况,采取重点倾斜、优先扶持某些 产 业或部门的措施,促使它们优先发展,快速发展, 以期带动其他产业的共同发展, 从而促进整个地区经济发展的政策和措施。
国家或者地方政府需要扶持的产业主要是 支柱产业 、 先导产业 、 瓶颈 产业及 幼稚产业 , 目的主要是着眼于未来的产业优势,直接 服务 于 产业结构 的高度化。
三、农村家庭养殖扶持政策?
1、奶牛
养殖奶牛的的补贴标准分别是:养殖场一年中奶牛存栏达到300-499头的,补贴标准为80万;一年中奶牛存栏达到500-999头的,补助标准为130万;一年中奶牛存栏达到1000头以上的,补助标准为170万。
、肉牛
养殖肉牛的补贴标准需要符合一年中可以繁殖母牛存栏达到50头以上,或者出栏肉牛达到500头以上的,就可以申领25-50万的国家补贴。不同地区肉牛养殖补贴标准及政策会有所不同,具体补贴标准以当地政策为准。
3、肉羊
养殖肉羊的补贴标准为一年可以繁殖母羊存栏达到250只以上,或可以出栏肉羊在500只以上的,可以申领25-50万的国家补贴。如果是内蒙古养殖牧区的话,补贴需要达到的标准会稍高一些,一般为牧区存栏能繁母羊400只以上,或年出栏肉羊1000只以上,国家补贴25-50万。注意全国范围内养羊补贴政策有所不同,沿海省市区没有养羊补贴。
4、养鸡
农村养鸡,分为蛋鸡和肉鸡。一般肉鸡养殖需要达到养殖量在5000只以上的标准,且在一年中出栏量达到10万只以上的,才可以申领35万元的国家补贴。而蛋鸡养殖补贴需要达到1万只以上的规模,可以申领35万的国家补贴。
获得补贴的前提条件是养鸡户取得《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且两年内养鸡场不存在质量等动物疫病事故。
5、养猪
没错,养猪也是有补贴的,但是要满足一定的规模。一般养猪规模在500-999头,补贴标准为20万;养殖规模在1000-1999头,补贴标准为40万;养猪在2000-2999头,补贴标准为60万;养猪规模在3000头以上的,补贴标准为80万。不同地区养猪补贴标准及政策会有所不同,具体补贴标准以当地政策为准。补贴标准现在已经清楚了,然而想要得到这些补贴,除了必须达到养殖规模化之外,还必须要各种证件手续健全。其中必须要具备三样,分别是养殖档案、备案登记,以及动物防疫合格证。养殖档案包括养殖场的建设、养殖场的品种数量、种苗来源、进出栏记录、饲料药物名称等。备案登记指的是养殖者应当向所在地县级畜牧兽医主管部门申请办理备案,取得畜禽养殖代码。
养殖补贴关乎养殖人的切身利益,养殖户一定要密切留意本地补贴条件,规模满足补贴条件的尽快进行相关证件的办理;取得证件后及时向主管部门进行申报领取补贴。
四、固始农村养殖扶持政策?
固始农村的养殖政策:
1.
补贴类型
耕地地力保护补贴
稻谷生产者补贴
2.
补贴申报指南
耕地地力保护补贴 1、补贴对象。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对象为固始县域内所有拥有耕地承包经营权的种地农民(含国营农场职工)。补贴面积以二轮承包耕地面积为基础,实行排除法进行调整,据实核减改变耕地性质的面积。对已作为畜牧养殖场使用的耕地、林地、成片粮田转为设施农业用地、非农业征(占)用耕地等已改变用途的耕地,以及长年抛荒地、占补平衡中“补”的面积和质量达不到耕种条件的耕地等不再给予补贴。 2、补贴申报。补贴对象到所在村申报。各村委会对补贴对象、面积、金额等事项进行登记、汇总后报乡镇(办事处)政府。乡镇(办事处)政府负责对相关事项的核实、公示等工作。公示时间不少于5个工作日,经公示无异议后,由乡镇(办事处)负责人签字并加盖公章后,上报县农业农村局。县农业农村局对各乡镇(办事处)政府上报的《清册》内容汇总确认后,送县财政部门作为发放补贴的依据。补贴资金通过财政惠民 “一卡通”系统直接汇入补贴对象账户。
五、加大养老产业政策扶持力度?
记者从国家开发银行了解到,“十四五”期间国开行将加大对健康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支持力度。具体包括:开发培育300家养老龙头企业,整体支持300座城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累计投放1000亿元养老服务专项贷款,切实实现开发性金融助力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六、产业扶贫扶持政策十条?
●市财政将安排1亿元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建设以黄花为主导,集产、加、销、研于一体,要素高度集中、设施装备先进、辐射带动有力的现代农业产业园
●新栽黄花种植户,前两年每户每年补贴500元/亩,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前两年每户每年补贴750元/亩
●对承担扶贫任务的合作社,根据贫困户所占股权面积,新栽前两年给予每户每亩500元/年的田间管理补贴
●支持成立黄花采摘扶贫劳务合作社,凡成员20人以上,贫困户占60%以上的,采摘期间采摘工每天补贴30元
●鼓励新型经营主体投资建设黄花加工车间,并给予适当补贴
●对新引进的从事黄花生产加工的国家级、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分别给予150万元、100万元奖励
●对新认定的国家级、省级农业产业化黄花龙头企业,分别一次性给予100万元、80万元奖励
●对新认定的从事黄花生产加工的国家级、省级农民合作示范社,在中央和省级资金扶持的基础上,市政府分别一次性增加20万元、5万元奖励
●对新引进的中国500强、中国民营500强企业投资1亿元以上,或固定资产一次性投资1亿元以上的黄花精深加工项目,支持政策实行“一事一议”“一企一策”
七、养殖鲟鱼扶持政策有哪些?
现在有少部分地区当地政府对搞养殖有一定的扶持政策,这个扶持政策不是统一的。
1,扶持政策一般包括有养殖用地、技术推广、提供信息、少量补贴和少量的货款等。
2,养殖是有高风险的,不能用贷款以及他人的款项搞养殖,要谨慎行事,以防万一。
3,需要向当地政府部门了解扶持的具体情况、以当地的信息为准确,做最后的选择。
八、2021水牛羊养殖扶持政策?
财政部和农业农村部发布2021年重点强农惠农政策,其中关于畜牧业的具体如下:
1、农机购置补贴。
各地在中央财政农机购置补贴机具种类范围内选取确定本省补贴机具品目,实行补贴范围内机具应补尽补。将标准化猪舍、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等成套设施装备纳入农机新产品补贴试点范围。全面推行限时办理,将补贴申请受理与核验、补贴资金兑付的工作时限分别压缩至15个工作日以内。
2、种质资源保护。
启动实施第三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普查,强化种质资源安全保存和精准鉴定。支持符合条件的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场、保护区和基因库开展畜禽遗传资源保护,支持符合条件的国家畜禽核心育种场、种公畜站、奶牛生产性能测定中心等开展种畜禽生产性能测定。
3、畜牧良种推广。
在主要草原牧区省份对项目区内符合条件的养殖户进行适当补助,支持牧区畜牧良种推广。
在生猪大县实施生猪良种补贴,加快生猪品种改良。
九、2021年辽宁养殖扶持政策?
日前,从辽宁省畜牧兽医局获悉,今年国家共安排辽宁奶牛、肉牛、羊三品种的良种补贴资金共计921万元,补贴数量分别为20.7万头、18万头和1500只,补贴金额分别为621万、180万和120万元。
奶牛补贴范围为全省13个市(大连除外)的80个县(市、区)的20.7万头荷斯坦奶牛能繁母牛,全部实施良种冻精补贴,补贴对象为使用良种精液开展人工授精的奶牛养殖场(户)。每头能繁奶牛冻精补贴30元。肉牛良种补贴在昌图、开原、黑山、喀左、法库5个县(市)实施,补贴对象为使用良种精液开展人工授精的夏洛莱、辽育白牛肉牛养殖场,每头肉牛能繁母牛补贴10元。羊良种补贴范围为辽宁绒山羊和绵山羊,补贴范围为项目区内存栏30只以上可繁母羊的饲养场,每场(户)投放一只种公羊,山羊、绵羊、种公羊一次性补贴800元/只。
十、养殖鸵鸟有扶持政策吗?
有补贴哦!一般到100只或者150只以上,国家就会给你发补贴
农村家庭养殖鸵鸟是有补贴的。
鸵鸟养殖政府是有相关的补助性政策的,政府会给养殖户补助,但是各地政府不同,有些补助政策需要自己申请。建议养殖户到当地林业局和工商局了解一下当地的养殖政策,一般来说,野生动物养殖是归林业局管。
一般到100只或者150只以上,国家就会给你发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