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农业建设内容?

一、高效农业建设内容?

农业是一个大概念,主要是农村的种植业和养殖业,实际上还应包括为土地产出服务的其它行业。设施农业和特色农业不一定是高效农业,只能作为高效农业的辅助措施。从当地资源条件出发,以国内、国际市场为导向,实行生态农业与农业产业化相结合,辅之“设施农业”和“特色农业”,生产品种更多、数量更大、质量更优的植物、动物、微生物符合标准的多系列质量安全农产品、食品,创造名、特、优品牌,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全面提高,才是真正的高效农业。  高效农业绝不仅仅是赚钱多,经济效益高的农业。效益的内涵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高效农业是经济、社会、生态综合效益最佳的农业。  经济效益是指人类在取得经济效果的基础上所获得的经济利益。是指在经济活动中各种耗费与成果的对比,经济效益是一切经济活动的核心。社会发展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不提高经济效益,就不能扩大再生产,也就不会有社会的发展。经济效果反映投入、产出关系,要求生产同量的有用效果,最大限度地节约劳动耗费;或者用同量的劳动耗费能生产尽可能多的有用效果。对于经营者来说,经济效益具有更大的吸引力,所以生产者往往能自觉地注意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的经济效益。经济效益的主要指标有:土地生产力(单位面积上的产量、产值、净产值、纯收入)、劳动生产率(单位劳动的产量、产值、净产值、纯收入)、资金生产率(单位投资的产量、产值、净产值、纯收入)、经济产投比、资金利润率、资金周转率等。  

二、农业生产基地建设

农业生产基地建设的重要性及影响

农业生产基地建设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关键环节之一。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城市化的加速,食品需求不断增加,确保粮食安全和农产品供给成为当今社会所面临的重要挑战。农业生产基地建设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可行的途径。

一、 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农业生产基地建设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推广现代农业技术和管理经验,能够显著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首先,合理规划土地利用,科学布局农田、农舍和农业设施,最大限度地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其次,引进现代化农业技术,如智能化灌溉系统、无人机巡检,有助于减少浪费和资源消耗,提高农作物产量。此外,农业生产基地建设还能促进农产品质量提升,通过科学施肥、药物喷洒等方式,改善农产品品质,提高商品价值。

二、 促进农民就业和增收

农业生产基地建设为农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在基地建设过程中,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参与农田开垦、设施建设和农作物种植等工作,这为当地农民提供了广阔的就业空间。此外,基地建设后,农民还可以通过参与基地经营或承包土地等方式,积极参与现代农业生产活动,增加自身收入。

三、 促进农村地方经济发展

农业生产基地建设对农村地方经济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首先,基地建设能够带动农业周边产业的发展,如农业机械、农资供应等。其次,基地建设还能够吸引外来投资和人才流动,带动当地服务业的发展,为农村地区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此外,基地建设还能够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如修建道路、供水管网等,提升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

四、 保护农业生态环境

农业生产基地建设有助于保护农业生态环境。通过合理布局和科学管理,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避免土壤和水源的污染。此外,基地建设还可以推广有机农业和生态农业的种植模式,减少对土地的开垦和破坏,保护农田的生态系统平衡。这些举措有助于提高农作物的品质和安全性,保障消费者的健康。

如何推动农业生产基地建设

推动农业生产基地建设需要政府、企业和农民共同参与,形成合力。以下是一些推动农业生产基地建设的措施:

一、 政府支持政策

政府可以通过推出惠农政策、提供财政资金支持、减免税收等手段,鼓励和支持农业生产基地的建设。同时,政府还应加强规划与管理,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基地建设的土地使用权和经营权,保障基地建设的顺利进行。

二、 引导企业投资

政府应积极引导企业参与农业生产基地建设,鼓励企业投资设立基地或与农民合作开发基地。政府可以提供土地资源、技术支持和市场准入等方面的扶持,吸引企业投资农业生产基地。

三、 提升农民素质

政府要加大对农民的培训力度,提升他们的农业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通过开展培训班、技术指导等方式,提高农民对现代农业的认知和理解,增强他们参与农业生产基地建设的积极性。

四、 加强示范引导

政府可以选取一些成功的农业生产基地作为示范基地,向其他地区进行推广。通过推广示范基地的先进经验和成功模式,帮助其他地区更好地进行农业生产基地建设。

结语

农业生产基地建设对于促进现代农业发展、保障粮食安全、改善农民生活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政府、企业和农民需要共同努力,推动农业生产基地建设取得更大成效。只有坚持科学规划、科学管理,合理利用资源,才能使农业生产基地建设发挥出最大的效益。

三、农业生产基地建设的主要模式种?

农业的进步随着科技的发展会十分的快速,一些不适应的农业模式会逐渐被淘汰,而新的农业模式会崛起。我国的农业历史悠久,哪些到了如今的技术水平哪些,哪些农业模式比较常见呢?

1、观光农业

这是现代人们开始注重精神文明的建设而兴起的一种农业模式,其注重让更多的人去体会农业生产的过程,让更多人也能体会到劳动的乐趣,在世界上这个模式比较出名的当属台湾地区了。将生产场地进行改造,分成各个区域,参观者可以按自己的兴趣选择参与阶段,也可以将整个生产场地建设的比较美观,供大家去参观,让大家深入了解自然的神奇。算是比较火爆的一种农业模式。

2、精细农业

这种模式讲究的是最大化的利用当地环境,以达到更高效的产出,这样的农业模式比较适合山区分布较多的地方。这个模式没有突出的特点,其更注重生产过程中布局结合,该种作物哪一部分什么时间段需要怎么做,均进行分开处理,不像传统的方式一样,施肥等时间段都一样。这个模式下生产出来的品种质量十分的高,突出代表当属日本。

3、机械农业

美国是这个模式的代表着,我国现在也努力在追赶了,更多农村地区已经在慢慢朝着半机械化进步。这种模式讲究的是以机械代替人力,实现一人可以同时种植广阔的范围,以更少的人来养更多的人。不过由于我国地形比较复杂,不像一些地区都是大平原,所以进展相对会缓慢一些。不过越来越多的人见识过农机具的好处了,这种模式未来前景一片光明。

4、生态农业

这个算是比较小众的农业模式,也是为了迎合市场需求才出现的模式。在如今的年代,大家对于健康的问题日益重视,而农产品有时和大家健康息息相关的,所以生态农业的出现立刻就受到了大家的广泛喜爱。这种模式注重生产各种无污染的物品,打造天然品牌,整个过程没有什么工业污染品的参与,种植地也原理污染场所,利润空间极其可观

四、什么叫农业建设的内容?

农业建设内容通常包括三大类:

①土建工程。

包括管理用房、科研用房、实验用房、温室、网室、畜禽舍、库房、加工车间及渔港建设等;

②田间工程。

包括灌溉与排水渠系、道路、林网、机井、节水灌溉设施、水塘堤坝、草场围栏、水产养殖池等;

③仪器设备、农机具、专用车船购置或建造等。有时还包括引种、专项技术培训等。

五、建设农业生产相关的生产基地的原因?

保障居民粮食安全,蔬菜,水果等安全保障。

六、如何加快发展有机农业,建设生态绿色有机农产品之乡?

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消费 者从过去凑合吃,到现在讲营养、求健康。但我国的现实情况却 是,农业资源短缺、开发过度,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保障优质绿 色农产品供给是农业改革的应有之义。目前,我国绿色农产品发展面临难得机遇。

一方面,我国粮 食在数量上已经超过粮食安全保障的基本要求,农业生产在从追 求数量转向追求质量、从常规生产到绿色生产上有了更从容的空 间;另一方面,不管是主动跟着市场走,还是被市场倒逼着走, 现在农民由生产低质、低效产品向高效、优质产品转变的主动性 越来越强。

为推进绿色发展,我国实施了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 鼓励农民增施有机肥、种植绿肥,做好绿色防控;推进农业废弃 物资源化利用,不断集成创新生态农业、循环农业等技术模式。 统计显示,去年全国化肥使用量自改革开放以来,首次接近“零 增长”。

2017年,农业大国的清洁生产、绿色农业工程仍在 继续。用绿色理念发展农业,要求在投人品使用、产地环境保护、 生产方式、支撑体系等方面要有一系列深刻调整。增加优质绿色 农产品供给,迫切要从制度、市场和科技三方面发力。

增加绿色供给要有制度。要建立以绿色生态为导向的农业补 贴机制,该退的坚决退下来、超载的果断减下来、该治理的切实 治理到位。财政部等部门去年已出台文件,要求增量资金重点向 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倾斜,促进农业结构调整。

各地也 在建立生产者激励机制,鼓励生产者进行地力建设等长期投资; 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加快建立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增加绿色供给要靠市场。优质农产品理应获得优价,但一些 农民却陷人优质农产品卖不出好价格的困扰。

与增产导向的农业 相比,绿色农产品的生产成本更高。要让生产者有发展绿色农产 品的积极性,就必须让他们得到足够高的回报。如何为绿色农业 定价、让消费者为农业绿色化埋单? 一些地方的经验表明,培育 品牌、为产品贴上绿色标签是可行路径。

增加绿色供给要靠科技。在农产品短缺时代,农业科技创新 的主攻方向是提高单产。而如今,要把绿色化发展作为主攻方 向。一些人存在认识误区,往往把质量安全等同于不用化肥、农 药。现在我们所追求的绿色农业,本质上是以现代科技为支撑的 集约农业。

化肥、农药不是洪水猛兽,关键在于科学施肥、合理 用药;词料、兽药不等同于产不出高品质畜产品,关键在于科学 饲喂、遵守规范。纵观发达国家农业发展历程,都是从最初追求产量为目标、 转向生产发展与生态保护并重的。

七、农业建设项目一般包括哪些建设内容?

农业建设项目通常包括三大类:

①土建工程。包括管理用房、科研用房、实验用房、温室、网室、畜禽舍、库房、加工车间及渔港建设等;

②田间工程。包括灌溉与排水渠系、道路、林网、机井、节水灌溉设施、水塘堤坝、草场围栏、水产养殖池等;

③仪器设备、农机具、专用车船购置或建造等。有时还包括引种、专项技术培训等。

八、现代农业体系建设主要内容?

1.农业生产手段的现代化。使用先进的机械设备来代替人力劳动,特别是在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中使用机械作业,降低劳动者的体力强度,从而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2.农业生产技术的现代化。

运用现代先进科学技术,培育优良的作物品种,实现良种化。

3.农业劳动者的现代化。

九、农业附属设施用房可建设内容?

附属设施建设一般有仓储建筑,生活管理房建设,或晾晒场地建筑。因为用于农业生产资料的存放,需要一定的仓储面积,用于存放粮食,种子,化肥,农机具等等。

作为生产者,需要生活吃饭,住宿因此,需要建筑一定面积的管理房配套服务。

作为粮食生产,需要经过一定的晾晒,脱干水分,才能收藏,因此必须建筑一定的晒场,这些都是农附属设施建设内容。

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哪些内容?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一般包括:农田水利建设,农产品流通重点设施建设,商品粮棉生产基地、用材林生产基础和防护林建设,农业教育、科研、技术推广和气象基础设施等。

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措施之一。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长足进展,农业生产条件得到不断改善。但是欠发达地区尤其是西部省份的农村,农业基础设施较为落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