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有关农业的谚语?
1. 顶风扬场,顺风簸簸箕。
2. 牛马年,好种田
3. 麦锄三遍面满斗。
4. 麦种深,谷种浅,荞麦芝麻盖半脸。
5. 除虫如除草,一定要趁早。
二、有关农业禁忌的谚语?
以下是几个与农业禁忌相关的谚语:
1. 鸡年不吃鸡,狗年不吃狗。这是一种中国农村传统的禁忌,认为在属相和动物名称相同的年份里,不应该食用该动物的肉,以免带来厄运。
2. 立春前后,不要耕种。传统上,在立春前后,土地还没有完全回暖,耕种可能会伤害农作物的根系,因此应该避免在这个时间耕种。
3. 初一不扫地,一年落灰。在中国农村传统中,认为初一是神明降临的日子,应该避免扰动神明,因此不应该扫地,否则会带来厄运。
4. 黄梅时节家家雨,不要捉蛇药。传统上,在黄梅时节(中国农历六月的初六日),蛇开始活动,因此有人会捉蛇制药。但是,由于黄梅时节多雨,蛇药易受潮,因此不应该在这个时候捉蛇制药。
这些谚语都反映了中国农村传统中关于农业禁忌的观念和信仰。
三、有关农业种植谚语?
春天三场雨,秋后不缺米。
樟树落叶桃花红,白豆种子好出缸。
梨花白,种大豆。
春雨漫了垅,麦子豌豆丢了种。
大麦上场,小麦发黄。
四、与春有关的农业谚语?
春天的农业谚语:
1、 雷打惊蛰前,四十九天不见天。
2、春到三分暖。 春天三日晴。
3、春雨贵如油。 一年四季春为首。
4、一年之计在于春。 春风不刮,草芽不发。
5、春天孩子面,一日三变脸。
6、肥不过春雨,苦不过秋霜。
7、季节不等人,春日胜黄金。
8、春天人们起得早,秋后人马吃得饱。
9、春天深耕一寸土,秋天多打万石谷。
10、十年老不了一个人,一天误掉了一个春。
11、立春落雨至清明,立春日若下雨,直到清明前都会多雨。
12、立春打雷,十处猪栏九处空。
13、雨淋春牛头,七七四十九天愁。
14、水淋春牛头,农夫百日忧。
15、立春打了霜,当春会烂秧。
扩展资料:
相关农业谚语:
1、枣芽发,种棉花。
2、今冬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
3、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
4、春雷响,万物长。
5、重阳无雨看立冬,立冬无雨一冬干(赣)
6、重阳无雨看冬至,冬至无雨晴一冬(闽)
7、立冬小雪紧相连,冬前整地最当先。(江南)
8、霜降腌白菜。立冬不使牛(北方)
9、西风响,蟹脚痒,蟹立冬,影无踪(江南)
10、立冬不吃糕,一死一旮旯“(南方)
五、有关农业的谚语和诗句?
农业谚语
雨水与农业
春雷响,万物长。
春雨贵似油,多下农民愁。
立春三场雨,遍地都米。
春雨漫了垅,麦子豌豆丢了种。
雨洒清明节,麦子豌豆满地结。
麦怕清明连夜雨。
夏雨稻命,春雨麦病。
三月雨,贵似油;四月雨,好动锄。
春天三场雨,秋后不缺米。
清明前后一场雨,豌豆麦子中了举。
有钱难买五月旱,六月连阴吃饱饭。
春得一犁雨,秋收万担粮。
六月下连阴,遍地出黄金。
春雨满街流,收麦累死牛。
黑夜下雨白天晴,打的粮食没处盛。
一阵太阳一阵雨,栽下黄秧吃白米。
伏里无雨,谷里无米;伏里雨多,谷里米多。
三伏要把透雨下,丘丘谷子压弯桠。
伏里一天一暴,坐在家里收稻。
秋禾夜雨强似粪,一场夜雨一场肥。
立了秋,那里下雨那里收。
立秋下雨万物收,处暑下雨万物丢。
处暑里的雨,谷仓里的米。
处暑下雨烂谷箩。
气温与农业
清明热得早,早稻一定好。
四月不拿扇,急煞种田汉。
夏作秋,没得收。
五月不热,稻谷不结。
六月不热,稻子不结。
六月盖被,有谷无米。
三伏不热,五谷不结。
铺上热得不能躺,田里只见庄稼长。
人在屋里热得跳,稻在田里哈哈笑。
人往屋里钻,稻在田里窜。
人热了跳,稻热了笑。
人怕老来穷,稻怕寒露风。
遭了寒露风,收成一场空。
晚稻全靠伏天长。秋热收晚田。
麦里苦虫,不冻不行。
冻断麦根,挑断麻绳。
冷收麦,热收秋。
降雪与农业
腊月大雪半尺厚,麦子还嫌“被”不够。
麦苗盖上雪花被,来年枕着馍馍睡。
大雪飞满天,来岁是丰年。
大雪下成堆,小麦装满屋。
今冬大雪飘,明年收成好。
大雪兆丰年。
一场冬雪一场财,一场春雪一场灾。
冬雪一条被,春雪一把刀。
腊雪如盖被,春雪冻死鬼。
冬雪是麦被,春雪烂麦根。
冬雪是被,春雪是鬼。
冬雪年丰,春雪无用。
春雪填满沟,夏田全不收。
雪化水成河,麦子收成薄。
春雪流成河,人人都吃白面馍。
下秧太冷怕烂秧,小秧出水怕青霜。
寒损根,霜打头。
桑叶逢晚霜,愁煞养蚕郎。
晚霜伤棉苗,早霜伤棉桃。
棉怕八月连天阴,稻怕寒露一朝霜。
荞麦见霜,粒粒脱光。
八月初一雁门开,大雁脚下带霜来。
寒潮过后多晴天,夜里无云地尽霜。
北风无露定有霜。
霜打片、雹打线。
风刮一大片,雹打一条线。
春旱谷满仓,夏旱断种粮。
春旱不算旱,秋旱减一半。
春旱盖仓房,秋旱断种粮。
圩里干死怕淹,山里淹死怕干。
不怕种子旱,就怕秋苗干。
不怕旱苗,只怕旱籽。
三年收两头,锅巴盖墙头。
圩田好种,梅雨难过。
圩田好作,五月难过。
圩田隔夜是荒年。
水荒头,旱荒尾。
水荒百日,旱荒一年。
水荒一条线,旱荒一大片。
七月十五定旱涝,八月十五定收成。
物候与农业(以指示作物为指标预报农时)
九尽杨花开,农活一齐来。
杨叶拍巴掌,老头压瓜秧。
杨树叶拍巴掌,遍地种高粱。
杨叶钱大,快种甜瓜;杨叶哗啦,快种西瓜。
杨叶如钱大,遍地种棉花。
杨叶钱大,要种黄瓜。
飞杨花,种棉花。
柳絮扬,种高粱。
柳毛开花,种豆点瓜。
柳絮乱攘攘,家家下稻秧。
柳芽拧嘴儿,山药入土儿。
柳絮落,栽山药。
柳絮落地,棉花出世。
桐叶马蹄大,稻种下泥无牵挂。
桐树开花,正种芝麻。
桐树花落地,花生种不及。
桐花落地,谷种下泥。
椿芽鼓,种秫秫。椿芽发,种棉花。
椿树头,一把抓,家家户户种棉花。
椿树盘儿大,就把秧来下。
枣芽发,种棉花。枣芽发,芝麻瓜。
枣儿塞住鼻窟窿,提着耧腿耩豆种。
枣儿红肚,磨镰割谷。
榆挂钱,好种棉。榆钱鼓,种红薯。
榆钱唰唰响,种子耩高粱。
榆钱黄,种谷忙;杨絮落,种山经。
桃花开,李花落,种子包谷没有错。
桃花开,杏花败,李子开花卖薹菜。
桃树开花,地里种瓜。
桃花落地,豆子落泥。
犁花香,早下秧。
揪花开,谷出来。揪花开,麻出来。
七里花香,回家撒秧。
大麦上浆,赶快下秧。
柿芽发,种棉花。
麦扬花,排黄瓜。
秧摆风,种花生。
竹笋秤杆长,孵蚕勿问娘。
四月八,苋莱掐,四乡人家把秧插。
四月南风大麦黄,才了蚕桑又插秧。
荷叶如钱大,遍地种棉花。
荷花菡,犁耙乱;荷花开,秧正栽。
菊花黄,种麦忙。
椹子黑,割大麦。
麦黄杏子,豆黄蟹子。
枇杷开花吃柿子,柿子开花吃枇杷。
木瓜开花种小豆,小豆开花收木瓜。
高粱熟,收稻谷。
六、有关的农业谚语有哪些?
有关的农业谚语有以下:
1、种地不上粪,等于瞎胡混。
2、地没赖地,戏没赖戏;地在人种,戏在人唱。
3、扫帚响,粪堆长。
4、犁地深一寸,等于上层粪。
5、犁地要见死土,耙地要见扑土,耩地要见湿土。
6、枣树当年能换钱。
7、谷子上场,核桃满瓤,谷子上囤,核桃挨棍。
8、锄头有粪,越锄越嫩。
9、锄头有水,杈头有火。
10、麦锄三遍没有沟,豆锄三遍圆溜溜。
11、春分麦动根,一刻值千金。
12、清明前后,麦掩老鸹。
13、清明前后一场雨,胜似秀才中了举。
14、枣芽发,种棉花。
15、谷雨前后,种瓜种豆。
16、一穗两穗(麦),一月上囤。 拓展资料: 谚语类似成语,但口语性强,通俗易懂,而且一般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形式上差不多都是一两个短句。谚语内容包括极广,有的是农用谚语,如“清明前后,栽瓜种豆”;有的是事理谚语,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有的属于生活上各方面的常识谚语,如“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类别繁多,数不胜数。
七、有关农业的谚语及意思
有关农业的谚语及意思
农业是人类社会最基础、最重要的产业之一。它与我们每个人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所以人们常常会形成包含智慧和经验的农业谚语。这些谚语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出了丰富的农业思想和农民的智慧。下面是一些有关农业的谚语及其意思。
一、劳动与耕作
1. "熟能生巧":在农业领域,只有通过勤劳的劳动和不断的实践,才能获得丰收的技能和经验。
2. "勤劳是农田的宝":只有勤劳的劳动和细心的耕作,才能使农田保持良好的状态,获得丰收的庄稼。
3. "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第二好的时间是现在":这句谚语告诉我们,只有及时开始努力,才能获得成功。农业也是如此,只有及时进行耕种和种植,才能取得好的收成。
二、天时与季节
1. "春种秋收":春天是农田播种的好时机,秋天是收获的季节,这句谚语强调了农民要按照天时,合理安排种植和收割。
2.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这句谚语提醒人们及时抓住时机,抓住最好的时机进行耕作和种植,才能获得最好的收成。
3. "五谷丰登":这句谚语形容农田丰收的景象。农民通过辛勤的劳动,使粮食丰收,保证了人们的口粮。
三、天灾与丰收
1. "时有时无":农业生产受气候因素的影响,不可能每年都有丰收,所以农民要有心理准备。
2. "丰年歉年事先知":这句谚语告诫农民们要做好天灾丰收或歉收的准备,因为事先的准备能够减轻灾害给农业生产所带来的损失。
3. "丰年稳稳“:这句谚语表达了希望农民们在农业生产中能够获得连年丰收的愿望。
四、知识与智慧
1. "知识就是力量":这句谚语强调了知识的重要性。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只有具备科学的知识和先进的农业技术,才能获得更好的产量。
2. "吃小亏,吃大亏":这句谚语告诉农民们要学会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及时改正错误,这样才能避免更大的损失。
3. "祸兮福之所依,福兮祸之所伏":这句谚语告诉我们,有时候福气和祸患是相互依存的,也就是说,一时的困难也许会转化为长远的好处。
五、团结与合作
1. "众人拾柴火焰高":这句谚语告诉我们团结合作的重要性。只有大家团结一致,共同努力,才能取得更好的农业收成。
2. "众人拾金石,满车也何辞":这句谚语告诉我们,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共同努力,即使每个人只贡献一点点,也能够积累起丰富的财富。
3. "一个人抬不动一座山,大家一起努力就能搬山":这句谚语告诉我们只有团结合作,才能克服困难,达到目标。
结语
农业谚语是农民多年生活经验的总结,它们蕴含着农业智慧和丰富的生活哲理。希望通过这些谚语的分享,能够让人们更加了解农业的重要性,并在生活中体会到农民们的辛勤劳动。
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农业领域需要不断的创新和进步,只有推动科学技术与农业的深度结合,才能为农民带来更好的回报,为社会带来更丰富的粮食和农产品。
农业是人类生存的基石,让我们一起为农业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八、有关农业的谚语是什么
有关农业的谚语是什么
农业是人类社会最早的生产活动之一,也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作为一项古老而重要的行业,农业拥有许多流传至今的谚语和俗语。这些谚语中蕴含着人们对农业的智慧和经验,既有劝人勤劳耕耘的意义,也有引导人们建立正确农业观念的作用。
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些有关农业的谚语:
1. 播种时间决定收获的好坏
敦促农民及时抓住农时,利用适宜的时间进行种植,这样才能获得丰收的希望和机会。
农业生产对于时间的把握非常关键,适时的播种、及时的施肥浇水、准确的收割都能对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产生重要影响。在种植季节的选择上,需要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农作物的特点来确定最佳的种植时间。
2. 栽种希望,收获未来
农民在耕种过程中要抱有希望和信心,耐心等待收获的到来。
种植是一项需要耐心和毅力的工作,种子在土壤中发芽生长需要一定的时间,农民需要一直坚持下去,相信努力付出会得到回报。正如一句古老的农谚所说:“栽种希望,收获未来”,只有拥有坚定的信心,才能获得丰硕的果实。
3. 用心浇水,庄稼长得好
农作物生长需要足够的水分和养分,只有认真细心地管理,才能让庄稼长得健康茁壮。
农业生产中,作物的生长离不开水分的供给。只有给予足够的浇水量,才能保持土壤湿润,为作物的生长提供充足的条件。同时也要避免过多或不足的浇水,因为过度浇水会导致作物的缺氧或烂根,而缺水则会影响作物的正常生长。
4. 善于读懂自然的声音
农民要善于观察自然环境的变化,准确判断农作物生长的需求。
自然界的变化对农业生产有着重要的影响,例如天气的变化、昼夜温差的变化等都会影响作物的生长发育。农民应该通过自己的观察和实践积累经验,准确判断作物生长的需求,以便及时采取恰当的措施保障产量。
5. 农耕勤俭,粮食丰收
农民要勤劳耕耘,精打细算,才能收获丰硕的农产品。
农耕勤俭是农民的基本职责和要求,只有通过辛勤的劳作,才能获得丰收的机会。在农业生产中要精打细算,减少浪费和损耗,合理利用资源,提高生产效率,才能使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得到保证。
6. 知耕犁者为农
农业生产需要具备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农业是一门技术活,种植、施肥、病虫害防治等都需要农民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只有掌握了这些知识和技能,才能更好地进行农业生产工作,提高产量和质量。
7. 古稀犁田,夕阳仍在
农民在老年仍然坚持从事农业生产,为社会做出贡献。
农民的劳动精神和奉献精神无时无刻不在。即使是年过古稀,夕阳西下,他们依然坚守在自己的土地上,为农业生产贡献自己的力量。这种精神值得我们所有人学习和尊重。
以上是关于农业的一些流传至今的谚语。在现代社会,农业依然是人类生活中的重要领域,农民们为了我们的口粮和蔬菜付出了辛勤的劳动。这些谚语旨在表达对农业的敬意和感激之情,也提醒人们要正确对待农业,关心农民,珍惜粮食。我们应该珍视农田,支持农民,共同推动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九、农业和气候有关的谚语蒙语?
1、燕子低飞,天将雨。
2、月亮撑蓝伞,多风去。
3 、海水起黄沫,大风不久过。
4、二月二,龙抬头。
5 、云自东北起,必有风和雨。
6、急雨易晴,慢雨不开。
上述六条都是气候的谚语蒙语。
十、有关于农业方面的谚语?
有关的农业谚语有以下:
1、种地不上粪,等于瞎胡混。
2、地没赖地,戏没赖戏;地在人种,戏在人唱。
3、扫帚响,粪堆长。
4、犁地深一寸,等于上层粪。
5、犁地要见死土,耙地要见扑土,耩地要见湿土。
6、枣树当年能换钱。
7、谷子上场,核桃满瓤,谷子上囤,核桃挨棍。
8、锄头有粪,越锄越嫩。
9、锄头有水,杈头有火。
10、麦锄三遍没有沟,豆锄三遍圆溜溜。
11、春分麦动根,一刻值千金。
12、清明前后,麦掩老鸹。
13、清明前后一场雨,胜似秀才中了举。
14、枣芽发,种棉花。
15、谷雨前后,种瓜种豆。
16、一穗两穗(麦),一月上囤。拓展资料:谚语类似成语,但口语性强,通俗易懂,而且一般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形式上差不多都是一两个短句。谚语内容包括极广,有的是农用谚语,如“清明前后,栽瓜种豆”;有的是事理谚语,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有的属于生活上各方面的常识谚语,如“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类别繁多,数不胜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