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绿色农业生产转型

一、加快绿色农业生产转型

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越来越大关注,农业生产领域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为了应对这一挑战,加快绿色农业生产转型成为了当务之急。

什么是绿色农业生产转型?

绿色农业生产转型是指在农业生产过程中,采用可持续发展的方法和技术,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同时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绿色农业生产转型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 环保:减少化学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避免对土壤和水源的污染,保护生物多样性。
  • 资源节约:合理利用土地、水资源和能源,降低资源的消耗。
  • 生态平衡:促进农田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健康发展,维护农田生态平衡。
  • 食品安全:提供健康、安全、无污染的农产品,保障人民的饮食安全。

为什么需要加快绿色农业生产转型?

加快绿色农业生产转型对于可持续发展和人类福祉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过度依赖化学农药和化肥,给土壤和环境带来了巨大的负担。化学农药和化肥的滥用导致土壤质量下降、农田生态系统受损,对农产品和人体健康构成潜在威胁。

其次,现代农业面临着资源紧缺和人口增长的双重压力。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人口对食品的需求,我们需要在有限的资源下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绿色农业生产转型能够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创新,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可持续性。

另外,加快绿色农业生产转型也是应对气候变化的一项重要措施。全球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产生了重要影响,如干旱、洪涝、病虫害等极端天气事件的增加。绿色农业生产转型可以提高农田的适应性和抵抗力,减少灾害风险,提高农业生产的稳定性。

如何加快绿色农业生产转型?

加快绿色农业生产转型需要政府、农民和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

首先,政府需要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鼓励农民采用绿色农业生产方式,提供资金支持和技术指导。政府还可以加强监管,惩罚违规行为,保障绿色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

其次,农民是绿色农业生产转型的主体。农民需要积极学习和接受新的农业技术和方法,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农民还可以组织农业合作社、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等,推广绿色农业生产经验和成果。

此外,相关部门可以加强技术研发和推广,提供农业科技支持和培训服务。加强学术研究,推动农业科技创新,为绿色农业生产提供更多的技术支持。

绿色农业生产转型的挑战与前景

绿色农业生产转型面临着一些挑战,但也有广阔的前景。

挑战之一是技术和经济条件的限制。绿色农业生产转型需要先进的农业技术和设备,但对于一些贫困地区和小农户来说,技术和设备的成本可能较高,难以承担。

另一个挑战是农民观念和习惯的改变。传统农民习惯了使用化学农药和化肥,接受新的农业生产方式需要时间和教育。因此,开展农民培训和宣传工作非常关键。

然而,绿色农业生产转型也有广阔的前景。随着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绿色农业生产将会得到更多关注和应用。绿色农产品的市场需求逐渐增长,农民通过转型升级可以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此外,绿色农业生产转型对于解决全球粮食安全、减少环境污染和保护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加快绿色农业生产转型,我们可以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为后代留下更美好的地球。

参考文献:

1. XXX, XXX, XXX. "加快绿色农业生产转型的路径与对策".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1.3 (2021): 1-5.

2. XXX, XXX, XXX. "绿色农业生产转型的影响因素及路径选择". 《农业技术经济》 2020.2 (2020): 42-46.

二、绿色转型什么意思?

绿色转型是指以生态文明建设为主导,以循环经济为基础,以绿色管理为保障,发展模式向可持续发展转变,实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生态平衡,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

三、全面绿色转型的关键?

准确理解全面绿色转型的关键:

一是切实推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绿色转型。真正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建设的各方面与全过程,将生态环境真正放到宏观经济治理综合决策和政策制定的重要位置上。

二是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控。严格落实生态保护、基本农田、城镇开发等空间管控边界,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

三是加快调整经济结构。加快推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用地结构调整,坚决遏制不符合要求的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盲目发展,推动能源清洁低碳安全高效利用。

四是广泛开展碳达峰与碳中和行动。加快建设完善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加强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管控,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

五是大力提升资源利用效率。推进资源总量管理、科学配置、全面节约、循环利用,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六是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保持力度、延伸深度、拓宽广度,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七是着力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和稳定性。从生态系统整体性出发,因地制宜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保护和修复。

八是加快培育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培育全社会生态文化价值观,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境意识、生态意识,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九是大力提升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加快健全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形成生态环保工作“大格局”,构建一体谋划、一体部署、一体推进、一体考核的工作制度机制。

十是积极参与和引领全球可持续发展。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公平原则和各自能力原则,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建设性参与和引领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

四、推进什么的绿色转型?

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重点是推进产业结构、空间结构、能源结构、消费方式的绿色转型。

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必然要求,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地位,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协同共进,为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

五、企业中绿色转型的有?

作为我国最大的光伏企业,全球最大的晶硅电池专业制造商,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尚德”)始终站在世界绿色新能源产业的最前沿。尚德专业从事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组件、光伏发电系统和光伏建筑一体化产品的研发、制造与销售,业务范围涉及商业、农业、住宅、电站和离网五大领域,产品深受欧洲、美国、亚洲、太平洋、中东以及非洲地区用户的推崇和欢迎。2010年,公司年销售额突破220亿元人民币,占据了全球太阳能电池市场12%的份额。

在成立十年间,尚德依靠自主技术起家成长为全球最大的晶硅组件制造商,走出了一条有尚德特色的绿色发展道路:即树立“科技创造绿色”的理念,坚持“产品的质量就是企业生命”的原则,立足于晶硅电池制造领域,通过技术、人才和组织行为创新,开发出稳定可靠的太阳能电池及组件并实现清洁化生产,使当代人用最小的代价获取最大的资源利用,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的社会,推动人类自身的绿色转型发展。正如尚德董事长施正荣所说的那样,“阳光是人类最原始的能源,即使我们能通过现代科技将它捕捉、利用,它也没有改变最初的特质:清洁、纯净、公平地洒满全球,超越国界、种族的藩篱……通过我们生产的可再生能源,我们将生活在蓝天白云之下。”

分析总结尚德十年发展历程,简而言之,尚德成功实践了一种绿色与科技融合、技术和市场结合的模式。总结尚德的经验可以给我国绿色转型发展提供启示。

  树立绿色经济理念,提升市场竞争力

英国环境经济学家皮尔斯于1989年出版的《绿色经济蓝图》一书中首次提出“绿色经济”,2008年10月,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提出发展绿色经济的倡议,得到了许多发达国家的积极响应,倡议指出:“经济的绿色化”不是增长的负担,而是增长的引擎。尽管绿色经济尚没有统一的定义,但经济学家已经达成一些共识,即绿色经济旨在“通过有益于环境或与环境无对抗的经济行为,共同提升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实现可持续增长”。事实上,尚德的发展历程正好证实了绿色经济的重要性,也就是树立绿色经济理念,依靠高质量的绿色产品占领市场。

如何才能迅速抢占市场�t尚德首先关注的是产品的质量――“产品的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这里所谓的“质量”不仅包括了产品的高性能,也涵盖产品的生态环保。尚德的产品质量已经达到了世界水准,是中国光伏企业中第一个拿到IEC质量认证的企业,相当于拿到了产品出口海外的“通行证”,从而成功打开了国际市场。

  坚持绿色技术创新,夯实企业发展基础

观念的转变是绿色转型成功的前提,绿色技术创新则是成功的核心所在。一方面,技术创新是企业绿色发展的原动力,资源的低消耗和污染物的低排放离不开技术效率的提升;另一方面,绿色技术的产业应用潜力和市场空间很大,而随着人类对工业生产环境影响的认识逐步加深,产业绿色转型的目标和任务也会不断调整。这就要求企业根据当前和未来的市场需要,坚持绿色技术创新。只有坚持绿色技术创新,企业才可能及时跟上时代发展潮流,实现可持续发展。

回顾十年发展历程不难发现尚德对绿色技术创新的重视。从发现一项非成熟技术,到深度研发、市场化推广,再到创造利润,尚德始终保持了较高的前瞻性和敏感度,并在技术创新上投入了大量资源。

保持对绿色技术包容性的基础就是要维持稳定的研发团队和研发投入。尚德现已拥有超过400人的研发团队,每年技术研发费用占销售收入比例达到3%以上,2010年研发资金更是高达5000万美元。

  培养职业化专业人才,支撑企业转型升级

走绿色转型发展道路,需要树立绿色经济理念,必须坚持绿色技术创新,更离不开创新人才的支撑。

面对企业集团化运作和精益化管理的发展趋势,尚德非常注重人才的职业化素质和国际化视野。

在目前的转型阶段,尚德正在进行“交棒”和“接棒”,不仅重视中高层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和领导力培养,而且非常注重年轻人的发展。尚德一方面坚持自身培养,公司每年招聘500名大学生,让他们在工厂各个层面轮岗,除了理论培训和工作经验培训之外,还为他们配备了心理导师,帮助他们明确职业发展方向,使得青年人才不仅仅成为一个企业的人才,更重要的是成为一个社会的人才;另一方面,尚德经常将工作人员送到欧洲以及美国进行轮岗,让本土成长的人才去吸收国际化的养分,帮助他们获得国际化的视野和经验。

  实施清洁生产,推进社会绿色发展

发展绿色经济旨在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这就要求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要求企业在履行经济责任的同时,积极承担社会责任。

尚德将企业的存在看作是社会的需要,认为“企业自身的存在是因为企业能够为社会提供产品服务”,能够“为社会承载问题,为国家承载问题”。因此,在尚德看来,企业应该服务人类、服务未来。为了贯彻这一主旨,尚德大力倡导清洁生产。清洁生产不仅是企业创造价值、实现盈利的有效手段,还是肩负保护环境的社会责任的必然要求,这也正是尚德十年发展历程的真实写照。现在,清洁生产已经成为了尚德发展的一个推动力。通过清洁生产,尚德在自身发展的同时,保护了环境,推进了社会的绿色发展。

  培育合作精神,打造绿色产业链

随着技术更新的日益加快,当今世界已经进入了一个开放创新的时代。中国的企业要做大做强,就必须与上下游企业共同建立互利共赢、诚信开放的合作关系,通过强强联合,构建战略联盟,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优势。没有一个完整的、可持续发展和有竞争能力的产业链,任何一家企业都不可能单独制造出有竞争力的绿色产品。

尚德一直以来倡导“得市场者得天下”的理念。尚德能占据12%世界市场份额的真实原因,不是以低价中标为手段,也不是以给社会带来负面影响为代价,而是通过互利共赢和诚信开放的合作精神。例如,在开展环球太阳能基金项目时,尚德通过收购电站项目工程公司的方式拓展下游、创造市场。如果处理不好,尚德很容易成为客户的竞争对手,但尚德的策略是优势互补,将自身定位为投资者,甘当幕后英雄,具体工程仍然交由客户去做,从而成功实现双赢。

  发挥政策引导作用,营造发展环境

绿色转型的成功也离不开良好的政策环境支持。因为绿色技术投入较高,风险较大,需要政府金融、财政和税收等多方面的支持,从而增强企业自主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尚德乃至整个中国的光伏产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中国各级政府几十年来稳定、一致的产业政策支持。创建初期正是在无锡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施正荣得以联合当地企业创立了尚德。2002年初,尚德面临资金危机,甚至连员工工资都难以保证,又是无锡市政府出面担保,让尚德渡过了危机。

2005年国内光伏产业开始快速发展,经过5年时间,中国光伏产业超过美国、欧洲和日本,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光伏产业。可以说,没有各级政府长期的资金和政策扶持,是不可能实现这一飞跃。

当前,中国光伏企业受国际贸易保护、欧元汇率下降、国内无序竞争等因素影响,企业效益大幅下滑。尚德同样受到冲击,面临着巨大挑战。对此,国家更应出台相关扶持、规范政策,引导国内市场需求,为光伏产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引领中国绿色转型。

六、什么叫绿色环保转型?

绿色环保转型是指以生态文明建设为主导,以循环经济为基础,以绿色管理为保障,发展模式向可持续发展转变,实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生态平衡,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其核心内容是从传统发展模式向科学发展模式转变,就是由人与自然相背离以及经济、社会、生态相分割的发展形态,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以及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形态的转变为使绿色转型内涵更加立体化直观化。

七、促进快递包装绿色转型目的?

为了维护环境。

所以包装快递绿色化成为一种必然趋势,跟环境资源有限有关系。首先,我们可以预见,快递包装在未来只会越来越多,因为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快递行业也在兴起并且现在已经有了很大的规模。

快递的包装需求越来越大,但是资源是有限的,为了维护环境,包装绿色化必然会成为一种趋势。

八、绿色转型包括哪些方面?

绿色转型其核心内容是从传统发展模式向科学发展模式转变,就是由人与自然相背离以及经济、社会、生态相分割的发展形态,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以及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形态的转变为使绿色转型内涵更加立体化直观化。

九、什么是绿色低碳转型?

绿色低碳转型是继农业革命、工业革命、信息革命之后,世界经济形态新出现的革命浪潮。它将与全球化、信息技术一样,成为重塑世界经济版图的强劲力量。

宏观上,碳中和将使中国以绿色为核心导向,重构社会经济复合系统,提升综合发展实力,完善现代金融体系;微观上,碳市场为企业低碳转型带来金融机遇,低碳经济将为民众提供更多就业机会,气候环境因素将成为企业风险管理的重要对象。

当前,全球绿色低碳经济布局主要呈现四个特点:一是可持续经济占比持续提高,各国加大投入并扶持绿色产业;二是清洁可再生能源成为能源市场主流,国际能源格局开始转变;三是国际绿色金融市场逐渐成熟,绿色融资的重要性不断提升;四是绿色低碳发展成为国际合作重要导向及国际竞争新兴战场。

在中国,双碳政策布局将成为“十四五”期间中央和地方生态文明建设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将敦促各部门按照顶层指引开展自身特色减排工作,不断开展能源结构合理优化、传统产业绿色升级、资源利用效率提升、绿色低碳技术创新、服务贸易低碳转型等工作,推动各重点排放行业加快制定绿色转型与低碳减排路径并引导金融行业开展绿色创新升级并加大对低碳产业的资源投入。

十、企业绿色转型有哪些手段?

一是全面树牢绿色发展理念。全面推行绿色生产理念,坚决克服将生态保护与生产力发展对立起来的思维,推动企业承担起绿色转型的社会责任,提升产品“绿色含量”。树立绿色消费理念。以可持续消费、适度消费为核心的消费观,坚持适合个体发展要求的合理消费,秉持促进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适度节俭理念。培养绿色生活习惯。积极宣传绿色环保理念,全面开展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绿色出行、绿色商场、绿色建筑创建活动,推动衣食住行用游全领域、全方位、全环节的绿色化升级,将实施垃圾分类作为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重要抓手,实现生产系统和生活系统有效循环链接。

二是全面构建绿色产业体系。经济新常态下,国民经济实现平稳运行高质量发展,务必加快推动市场出清,释放大量沉淀资源,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构建绿色产业体系。为此,要主动对产业结构实施战略性调整。

在工业生产领域,把先进制造业作为工业绿色转型的主战场,推动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并基于消费端和需求侧的变革要求,推进传统制造业绿色化和循环化改造。在农业领域,重构循环型生态农业生产体系,推广生态农业、节水灌溉、绿色养殖、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生态修复等绿色技术。同时,深度挖掘农业多功能性,构建“产业多元—绿色发展”联动机制,聚力绿色转型。在服务业领域,加强绿色物流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提升物流智能化共享化水平,推动绿色物流业快速发展,聚焦“生态旅游+”产业链强链延链补链,推动节能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支持绿色化智能化技术对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

三是全面推进创新驱动。产业绿色转型实质上是提高绿色技术进步在产业发展中的贡献份额。为此,要以科技创新为总揽性抓手,加快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资金链、服务链深度融合,整合社会创新资源,全面推进清洁生产技术、废弃物处理技术、资源循环利用技术以及绿色信息化技术等绿色技术创新及应用。实行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获得更多发展机遇和更大发展空间。

深入推动“放管服”改革,提高服务质量和行政效能,高水平打造对外开放合作发展新空间。一方面,利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吸引全球资源要素,为产业绿色转型服务。另一方面,为绿色企业营造公平竞争环境,支持绿色标杆企业做强做优,鼓励企业提高绿色发展能力,倒逼企业开发生态产品、开展绿色生产、填平低效率洼地。

四是全面强化制度性供给。经济社会绿色转型需要与之相匹配的制度保障。一方面,强化绿色转型的刚性约束。明确主体功能区环境容量和资源承载力控制规范,健全绿色产品、服务以及生活的标准体系,加快推进绿色信用体系建设,强化生态与经济综合决策机制,完善绿色转型发展考核监督体系。围绕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城乡环境保护、生态保护和推动解决当前突出的环境问题等重点任务,加强环境执法。

另一方面,完善促进绿色转型的激励政策。建立健全自然资源产权制度,规范健全产权交易市场,健全资源节约集约循环利用政策体系,强化对优先采购和使用节能节水节材等有利于保护环境的产品、设备和设施等行为的奖补政策支持,创设有利于绿色经济的激励机制,完善绿色财政和价格政策,构建绿色金融市场体系,强化对资源节约型、环境保护型项目的资金支持。完善公众参与机制,确保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全面拓宽公众参与渠道,强化政府、企业和公众的联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