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和改革事务中心职责?

一、发展和改革事务中心职责?

 发展和改革事务中心主要职责:

      (一)负责贯彻执行国家、省、市关于国内外贸易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为服务业企业提供服务。

      (二)负责企业投资项目产业政策咨询,前期手续办理等服务工作。

      (三)负责为全县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信用信息征集、发布和信用惠民应用等提供服务。

      (四)对本行政区域内的价格认定案件进行认定服务。

      (五)开展粮食质量调查和品质测报、优质产品和新产品质量评审、规划粮食质量监督体系建设等事务工作。

      (六)负责依法履行对全县粮食收购、销售、储存、运输、转化活动。负责执行国家粮食流通统计制度执行情况监督检查职责。承担所属物资储备单位安全储存,进行县级救灾物资的收储、轮换和日常管理。

      (七)负责县域经济工作综合协调和日常调度工作,及时上报县域经济发展主要经济指标和重点工作进展情况。

      (八)负责组织调査研究台安县经济技术社会发展中的全局性、综合性、战略性的问题,并提供咨询报告。

      (九)负责企业投资项目产业政策咨询,前期手续办理等服务工作。

      (十)承担县政府交办的其他工作。

二、农业农村改革发展规律?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仍将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如何遵循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立足我国基本国情农情,同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任务。

正确处理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准确把握这些攸关国家全局发展的重大问题,对于推进农业农村又好又快发展、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具有重要意义。

三、种植农业发展方向?

种植农业在未来的发展趋势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从分散经营向规模化方向发展。

二是从传统农业向生态农业方向发展。

三是从自然式农业向设施化农业发展。

四.是从机械化农业向“电脑自控化”管理方向发展。

五.是生产组织与服务向专业化方向发展。

四、农业发展中心职责?

如下:

一、推广普及农业科学技术、农业机械。

二、抓好农业生产管理工作,加强对村级农民技术员的培训、指导、管理工作。

三、负责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和人畜饮水工作;搞好水利资源和设施管理工作。

四、为农民提供科技信息,并开展产前、产中、产后系列服务。

五、做好涉农项目筛选、储备、管理、申报等相关工作;抓好农村商贸流通工作。

六、掌握本辖区内种养殖业基本情况,强化植物疫病防控,鼓励并积极引导种养殖户生产加工绿色、无公害、有机食品,减少种养殖过程中的农药残留和加工过程中滥用添加剂的现象。

五、农业种植的发展前景怎么样?

在中国古代,中国是农业国家,为什么古代中国那么富裕,丝绸和棉花以及大米和小麦在汉朝的时候,中国的丝绸快要把古罗马的黄金搬空了,因为古罗马没有,中国以前有吗,没有,为什么后来有了,历史书有记载,但是现在中国能不能培养出这种人才中国现在应试出来人才,不说也罢,产丝绸的虫子,古人就发现了,其中的原因自己想想吧,如果我们现在发现棉花,打个比方以前没有,棉花能到来多大好处,有多少就业,中国相当世界霸主,只有中国农业的成功才能成就。

六、农业种植项目的发展前景?

选对农业品种很重要

七、农业种植果树发展前景?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果树产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年产值约1万亿元,从业人口1亿人左右,果树种植面积和产量居世界首位,人均果品占有量达195kg。目前,我国已成为果树产业第一大国。果树都是多年生植物,种植周期要十几年、几十年,而且栽种几年后才能开始看见果实。果树是指果实可食的树木,能提供可供食用的果实、种子的多年生植物及其砧木的总称。

果树是食品工业和化学工业的重要原料组成果品除鲜食外,果实还可加工成果脯、果汁、蜜饯、果酱、罐头、果酒、果醋等。有些果实的硬壳可制活性炭,有些果树的叶片、树皮、果皮可提炼染料或鞣料,橘皮、橙花可提炼香精油。许多果树的木材是国防工业、建筑工业和雕刻工艺的优良材料。

目前,中国有3亿中等收入群体,消费升级正在不断发生,市场规模和潜力正在扩大。现在,人们的需求已经从吃得饱转变为安全和健康。对多样化、个性化和高端水果的需求将增加。

因此,对绿色、优质、安全水果的需求将进一步扩大,一个更大、更高端的消费市场正在逐步形成。果品贸易在世界果品市场上占有重要地位,尤其是对促进山区经济发展以及生态环境保持具有特别的意义。

八、什么是改革发展的中心环节?

国有企业是中国国民经济的支柱,国有企业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吴邦国说,经过艰苦的努力,国有经济布局结构不断优化,国有企业控制力和竞争力明显增强、发展质量和运行效率明显提升,为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作出了重大贡献。吴邦国说,事实证明,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是完全正确的,国有企业改革走过了艰难历程,取得了显著成效,成绩来之不易。

国有企业改革可划分为改革的初步探索、制度创新以及纵深推进三个阶段 。国企改革是一个“摸着石头过河”的“试错”过程,是中央推动与地方实践上下结合的产物,本质上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符合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传统国有企业在体制、机制以及管理制度等方面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进行的改革。中心环节和核心内容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增强国有企业活力,提高国有企业的经济效益。

九、农村改革发展中心的职责?

承担农民承包地改革和管理、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研究工作;承担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设的事务性工作;承担农民承包地和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事务性工作;承担农村产权交易市场建设的事务性工作;承担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签订、鉴证、仲裁、流转的服务工作;承担农村股份合作制经济发展的服务工作。

十、农业银行70年改革发展史?

农业银行自成立起,就肩负着服务三农的历史使命,承担着支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光荣任务。70年来,农业银行作为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骨干和支柱,始终扎根三农沃土,与我国三农事业同心共济、同向而行。

因农而生:新中国第一家专业银行应运而生

新中国成立时百废待兴,为尽快恢复和发展农村经济,1951年7月,农业银行的前身——中国农业合作银行成立,这是新中国设立的第一家专业银行。1952年7月,根据党中央精兵简政的有关精神,农业合作银行被撤销。1955年3月,为适应农业合作运动的需要,农业银行再次恢复,并正式被命名为“中国农业银行”。1957年4月,国务院决定将农业银行并入人民银行。1963年11月,国家为加强农业资金的统一管理,批准第三次设立农业银行。1965年11月,在机构调整中,农业银行再次被撤销。农业银行“三设三撤”是我国农村金融事业艰难探索的写照。在设立期间,农业银行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发挥着农村资金筹集和供应的主渠道作用,为新中国建立初期的经济恢复、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以及农村信用合作事业发展等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因农而长:在改革开放历程中挺立潮头

改革开放之初,农村成为改革的最前沿,农村商品经济快速发展,对农村金融提出了迫切要求。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审议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中明确:“恢复中国农业银行,大力发展农村信贷事业。”1979年2月,农业银行第四次恢复设立,成为承担农村金融业务的专业银行。从恢复成立到1993年,农业银行统一管理支农资金,集中办理农村信贷,领导农村信用合作社,积极支持农村商品生产和乡镇企业发展,逐步成为全面办理农村各种金融业务的综合性银行。

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加快了金融改革步伐。从1994年起,农业银行先后经历了“一分、一脱、一剥”改革,即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分设、农村信用社和信托投资公司与农业银行脱钩、向长城资产管理公司剥离不良资产,逐步向国有商业银行转轨。在转轨过程中,农业银行“转轨不转支农方向”,进行了大量的商业化金融服务三农探索和实践,为建立和形成以商业性金融为主,政策性金融、合作金融共同发展的农村金融体系作出了积极贡献。

2007年1月,第三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明确了农业银行“面向三农、商业运作”的市场定位,要求稳步有序推进农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在党中央、国务院领导下,农业银行认真落实“面向三农、整体改制、商业运作、择机上市”的股改方针,开创性实施三农金融事业部改革,成功完成了财务重组、引进战投、公开上市“三部曲”,兑现了股改不改服务三农方向、上市不减服务三农力度的郑重承诺。股份制改革使农业银行建立起现代金融企业制度,实现了服务三农与商业运作的有机结合,为长远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因农而强:在乡村振兴征程上书写农村金融事业新篇章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带领全国人民打赢脱贫攻坚战,推动三农工作重心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农业银行坚持面向三农定位不动摇,在服务乡村振兴中着力开创三农金融服务新局面。

农业银行坚持把服务乡村振兴作为新时代三农金融工作的总抓手,围绕国家乡村振兴战略部署,持续推动机制创新、服务升级、模式转型。全面深化三农金融事业部改革,设立乡村振兴金融部,强化服务乡村振兴的体制机制保障。开展服务乡村振兴专项行动,加大粮食安全、乡村产业、乡村建设等重点领域的支持力度。强化县域和乡镇网点布局,构建了人工网点、自助银行、“惠农通”服务点、网上银行和移动服务“五位一体”的渠道体系。打造“三农+小微”双轮驱动的普惠金融服务体系,普惠金融业务实现跨越式发展。着力推进县域三农业务数字化转型,构建广覆盖、低成本、高效率的农村金融服务新模式,提升了三农金融服务线上化、智能化水平。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新征程上,农业银行服务三农的力度更大、领域更广、模式更新、效率更高,开启了农村金融事业的新篇章。

农业银行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70年来,农业银行走过了不平凡的历程,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农业银行不忘初心、接续奋斗,坚持聚焦本源主业,坚持改革创新驱动,为三农和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了新的贡献,在建设国际一流商业银行集团方面取得了重要成就。

服务三农的国家队。农业银行坚持向县域三农倾斜金融资源,推动县域金融供给显著改善,三农金融服务覆盖面不断扩大。截至2020年末,农业银行县域贷款余额5.3万亿元,增速多年持续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余额居同业首位;县域网点12545个、自助银行5150个,网点县域覆盖率达100%,电子机具行政村覆盖率达75%;实施“掌银下乡”行动,推动手机银行进村入户,县域掌上银行注册客户达1.65亿户;在分支行设立了59个三农产品创新基地,推出三农专属金融产品230个,打造了“农民安家贷”、水利贷款、城镇化贷款等一批千亿元规模级产品。

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排头兵。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农业银行把金融扶贫作为重中之重,坚持精准扶贫方略,出台一系列专门政策,统筹用好多种手段,将优质资源、优惠政策、优秀人才集中投入脱贫攻坚战场。截至2020年末,农业银行在832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的贷款余额达1.3万亿元,精准扶贫贷款余额达4836亿元,深度贫困地区贷款余额达4891亿元,均居银行业首位。东西部协作扶贫、消费扶贫、定点扶贫、教育扶贫成效显著。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勇挑重担、攻坚克难,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伟大的脱贫攻坚精神,有的还献出了宝贵生命。

服务乡村振兴的领头雁。农业银行围绕打造市场份额领先、服务手段领先、风控水平领先、品牌形象领先的服务乡村振兴领军银行目标,聚焦粮食安全、农业产业、乡村建设等重点领域,出台专项服务方案,加大支持力度。截至2021年第一季度末,农业银行粮食安全领域贷款余额1844亿元,乡村建设贷款余额11892亿元,乡村产业贷款余额5280亿元,增速均高于全行贷款平均增速。坚持科技引领,大力发展线上化的“惠农e贷”,2021年第一季度末贷款余额突破4500亿元,支持农户300多万户。同时,为1000多万农户建立信息档案,创建信用村近3万个,为发展农村数字普惠金融夯实了基础。积极支持“数字乡村”建设,与660个县签订了农村集体“三资”(农村集体资金、集体资产和集体资源)管理平台合作协议,覆盖近9万个行政村。

支持实体经济的主力军。农业银行紧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落实国家宏观调控部署,优化调整信贷结构,持续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截至2021年第一季度末,农业银行各项贷款余额突破16万亿元,近年来新增贷款主要投向三农、重大项目、民营和小微企业、先进制造业、民生保障等重点领域、薄弱环节,“两高一剩”行业用信得到有效压降。截至2021年第一季度末,农业银行普惠金融贷款余额1.8万亿元,制造业贷款余额1.6万亿元,绿色信贷余额1.7万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余额7000多亿元,均居同业前列。

数字化转型的践行者。农业银行顺应信息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将数字化转型作为经营转型的核心,为三农和实体经济金融服务插上“科技翅膀”。截至2021年第一季度末,农业银行线上贷款余额1.6万亿元,增量占第一季度全部贷款增量的40%;手机银行客户数达3.7亿户,月活跃客户数超过1亿户,手机银行成为线上经营主阵地;智慧政务、智慧医院等加快拓展,打响了“农银智慧+”场景金融品牌。目前,农业银行正全力推进数字乡村、智慧营销、企业级业务架构等数字化转型“十大工程”,一个更加高效、智慧、安全的数字化农业银行在加快构建。

70年来,农业银行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强劲律动,实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辉煌灿烂的成就。截至2021年第一季度末,农业银行总资产突破28万亿元,各项存款、贷款增长保持同业前列,不良贷款率达1.53%,资本充足率达16.37%。近两年,在英国《银行家》杂志全球银行1000强排名中,农业银行均位居第三,是全球系统性重要银行。得益于良好的经营表现,2019年农业银行成为我国第二家获《银行家》杂志“全球年度银行”大奖的金融机构。

农业银行发展壮大的经验弥足珍贵

了解历史才能更好地把握今天、展望明天。回顾党领导下农业银行发展壮大的历程,有许多弥足珍贵的经验值得认真总结并不断坚持下去。

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党对金融工作的领导,确保正确的发展方向。农村金融事业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党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是我国金融业的最大优势,是农业银行发展壮大的根本保障。从最初的国家专业银行,到转轨后的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再到国际化公众持股的大型上市银行,农业银行改革发展迈出的每一次关键性步伐,都是党中央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坚定不移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的结果。在党的领导下,农业银行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成功抵御了各种外部冲击和挑战,实现了从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历史性蜕变。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农业银行将坚定不移地把党的领导作为事业发展的“根”和“魂”,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持续提升干部员工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坚决服从和服务于党的中心工作,坚决落实党中央经济金融方针政策,将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各环节,确保改革发展的正确方向。

必须坚守服务三农和实体经济本源,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党领导下的金融事业本质上是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服务,这是衡量金融发展成果最重要的标准。从统一管理支农资金、集中办理农村信贷到支持农村商品经济,从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到支持乡村振兴,服务三农始终是农业银行改革发展的主旋律。从支持农业生产到服务乡镇企业,从服务大企业、大项目到支持小微企业,从服务传统产业到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再到大力发展绿色金融,农业银行始终立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当好实体经济的坚实后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多次强调金融要回归本源、专注主业,防止“脱实向虚”,为农业银行做好金融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农业银行将矢志不渝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把服务三农和实体经济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将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为高质量发展提供金融活水。

必须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用改革创新的办法破解发展难题,是农业银行发展壮大的重要经验。70年来,农业银行正是通过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在发展中持续创新,才逐步从旧的经营体制和管理模式束缚中解放出来,走上高效集约、收益风险平衡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农业银行坚持市场化取向,坚定不移建设现代商业银行,通过股改上市建立起现代公司治理架构。农业银行立足国情行情,通过设立三农金融事业部,成功破解了大型商业银行有效服务三农的世界性难题。农业银行坚持科技赋能,推进全面数字化转型,打造了“惠农e贷”等一批深受群众欢迎的金融产品。可以说,农业银行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是解放思想、变革图强的结果。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下,农业银行将更加坚定地把改革创新作为第一动力,坚持制度创新与科技创新“双轮驱动”,持续激发经营活力,不断提升经营质效。

必须树牢底线思维,维护好国家金融安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金融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特别是防止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是金融工作的根本性任务。农业银行能够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下稳步前行,靠的就是在党的领导下,统筹运用多种手段,妥善化解各类风险。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将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作为三大攻坚战之首,将化解金融风险作为重中之重。农业银行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实施了不良资产“净表计划”等一系列针对性措施,稳妥化解了地方政府隐性债务、房地产、大型集团客户等重点领域风险。在这次新冠肺炎疫情大考中,农业银行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用好各类风险缓释工具,既有力地支持了中小企业渡过难关,又保持了资产质量总体稳定。防患未然才能行稳致远。农业银行将始终把风险防控作为发展的生命线,树牢底线思维,全力维护好国家金融安全。

必须继承优良传统,弘扬爱岗敬业、艰苦奋斗精神。艰苦奋斗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农业银行发展壮大、创造辉煌的不竭动力。长期以来,广大农行人特别是边远地区员工,克服各种困难,常年披星戴月、两腿沾泥,把青春和热血奉献给三农事业。在很多高海拔地区和边境地区,农业银行是当地唯一的金融机构,肩负着传导和落实国家金融方针政策的重任,广大员工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的农行担当。福建龙岩分行的饶才富同志在基层40年如一日,累计放贷3000多笔、2.3亿元,没有一笔不良,被誉为“人民的好财神”。湖南保靖县支行的龙俊同志三次主动请缨到湘西山区驻村扶贫,为脱贫攻坚事业献出了宝贵生命。

迎百年大庆,担百年使命。今天,百年大党意气风发,带领亿万人民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阔步前进。新征程上,金融工作肩负更加重要的使命。农业银行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汲取历史经验,继承优良传统,发扬斗争精神,在时代潮流中奋勇搏击,用实干和担当书写金融报国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