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巴西是什么工农业大国?
巴西是发展中的工农业大国:巴西铁矿储量大、质地优良,产量和出口量都居世界前列。巴西是热带经济作物的重要出口国,咖啡(被称为咖啡王国)、甘蔗、柑橘的产量居世界第一位 。
二、我国工农业的发展状况?
我国是农业大国,轻工业在南方较发达,重工业在东北。
三、探索巴西红酒文化的历史背景与发展
巴西红酒文化源远流长,渊源于欧洲殖民时期的年代,深深融合了当地的土著文化与欧洲传统。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索巴西红酒的历史背景,揭示它是如何成为南美洲新兴酿酒产业的代表之一。
殖民时期的遗产
巴西红酒文化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6世纪的殖民时期。当时,葡萄酒作为欧洲殖民者的饮品之一,被引入巴西并开始在当地产生影响。这一时期,欧洲人将葡萄栽种在巴西的土地上,试图复制他们的家乡的酿酒工艺。
然而,巴西的土地和气候条件与欧洲大陆截然不同,这给了当地的葡萄种植者一个重要的提示:他们需要采用适应当地条件的方法来种植和酿造葡萄酒。
巴西红酒的多样性
巴西红酒以其多样性而闻名。这是由于巴西拥有广泛的气候和土壤类型。不同的地方产出的葡萄和酒种具有独特的特点和风味。
在南部地区,如里约格兰德杜卢尔州和圣塔·卡塔琳娜州,气候温和湿润,适宜种植高品质的黑葡萄,产出的红葡萄酒风格浓郁、口感丰富。而在东南部典型的热带气候下,如巴伊亚州和圣保罗州,适合种植浆果味较浓的红葡萄品种,产出的酒种给人带来果香浓郁的口感。
巴西红酒产业的崛起
随着巴西红酒品质的不断提高,巴西红酒产业也逐渐崭露头角。巴西红酒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投资和关注。
近年来,巴西政府也加大了对葡萄种植和酿酒业的支持力度,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使得巴西红酒业得以进一步发展。同时,巴西葡萄酒出口也逐渐增加,走向国际市场并受到了消费者的认可。
巴西红酒文化的独特之处
巴西红酒文化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兼容并蓄了欧洲和南美洲的酿酒传统。巴西的葡萄酒生产商在保留传统技术的基础上,也创造了自己的独特风格和特色。
巴西人民对红酒的热爱也体现在他们对葡萄酒文化的深入研究和推广上。各地的葡萄酒节、品酒会和葡萄酒旅游活动在巴西各地频繁开展,促进了红酒文化的交流和推广。
结语
巴西红酒文化的历史背景与发展丰富多样,它是巴西丰富多样的文化遗产之一。而巴西红酒的品质不断提高和国际市场对其日益增长的认可,为其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巴西红酒业的崛起使其成为南美洲酿酒业的新兴力量,并为全球红酒爱好者提供了一个值得探索的选项。
感谢您阅读本文,希望通过这篇文章,您能更深入了解巴西红酒文化的历史背景和发展,以及巴西红酒在全球市场上的地位和独特价值。
四、澳大利亚发展工农业条件?
1.澳大利亚的农业环境:
澳大利亚地处南半球,其季节划分与中国相反,夏季为12–2月,冬季为6–8月。地域辽阔,气温相差大,北部为27℃,南部为14℃。大部分地区地势低平,平均海拔350米。气候比较干燥,全国有31%的地区年降雨量不足500毫米,有39%的地区年降雨量不足250毫米。近70%的土地是旱地。沙漠和半沙漠占国土面积的35%。有三分之一的地区不适于发展农牧业,另外三分之一的地区只宜发展畜牧业,用来牧羊和养牛。
澳大利亚人口稀少,劳动力缺乏。全国平均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2人,远低于世界平均数,是世界上常住人口密度最小的国家。分布极不平衡,约90%分布在自沿海至内地 120公里距离的范围内,其中70%以上集中在自凯恩斯至阿德莱德的东部和东南部海岸带上。其他广大地区人烟稀少,有些地区无定居人口。远于距海 250公里的重要居民点大都是人口很少的矿业或农牧业城镇。按行政区划,新南威尔士州和维多利亚州的人口最密,分别为每平方公里17.34人和6.5人,西澳大利亚州只有0.5人,北部地方密度最低,仅为0.09人。
由于人口稀少,相对农用地面积仍然相当可观。农牧业用地约408亿公顷,约占国土面积的63%。农用地的90%以上是天然草场,达4.4亿公顷;耕地面积有4876万公顷,其中灌溉面积占4%。农牧业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较高。
水是澳大利亚农业的主要制约因素。东南部的Murry河及其支流是澳大利亚最主要的河流,对东南部三州的农业灌溉起着重要的作用。
澳大利亚从地理上可分为3个区域,即:东部山区(即大分水岭),北起约克岛,南到塔斯马尼亚岛;中部平原,北起卡奔塔利亚湾,纵贯大陆中部,向南延伸到Murry河河口;西部高原区大部分为沙漠和半沙漠地区。
2.澳大利亚农业的大致分布情况
受气候和环境影响,全国划分为3个明显的农业区:
(1)集约农业带,又称高雨量带。其范围从昆士兰州北部海岸延伸到南澳洲的东南角,以及西澳州的西南部和塔斯马尼亚,降水较充沛,适于发展种植业和奶牛业;
(2)小麦、养牛带,其范围从昆士兰州中部向南延伸,经过新南威尔士州坡地至维多利亚北部和南澳洲农业区,是半干旱至湿润气候的过渡区,年降雨量400–600毫米,以旱作农业为主,大多数农场经营小麦、养牛和肉牛业;
(3)牧业带,包括西澳州、南澳州大部分地区以及新南威尔士州西部、昆
五、印度发展工农业条件及气候特征?
发展特点
小农经济占绝对优势,传统农业占优势地位,农业和农村发展的不平衡日渐扩大
气候特征:印度主要属于热带季风气候,热量充足,雨季可满足农作物生长需求,但降水量不稳定,多水旱灾害
六、埃及发展的历史背景?
古埃及是是世界上最早的王国, 他们建造了闻名世界的金字塔和帝王谷。埃及是中东人口最多的国家和非洲人口第二大国,在经济、科技领域方面长期处于非洲领先态势。也是非洲大陆第三大经济体。
风土人情:
埃及全境大部分是海拔100-700米的低高原,红海沿岸和西奈半岛有丘陵山地。沙漠与半沙漠占全国的95%。全国干燥少雨,气候干热。埃及南部属热带沙漠气候,夏季气温较高,昼夜温差较大。主要资源是石油、天然气、磷酸盐、铁等。
在生活细节上有如下特点:埃及人对绿色和白色都有很深的感情。一般人都厚爱这两种颜色。有把绿色喻为吉祥之色,把白色视为“快乐”之色的说法。他们对生活中经常遇到的数字也有喜厌之分。一般人都比较喜欢“5”和“7”数。
历史文化:
埃及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公元前3100年出现统一的奴隶制国家,古埃及连续形成了31个王朝。公元前11世纪至前1世纪,断断续续被亚述、巴比伦、波斯、古代马其顿和罗马帝国征服。
风俗习惯:
1、埃及人喜吃甜食,正式宴会或富有家庭正餐的最后一道菜都是上甜食。
2、每一位埃及成年男子到了婚配年龄,首先要向意中人的父亲提亲或者在母系亲属及邻居中择偶。提亲后,男女双方开始商讨女方的陪嫁数额,一般是男方把陪嫁款项的2/3作为聘礼送给女方。
3、埃及人的交往礼仪既有民族传统的习俗,又通行西方人的做法,两者皆有,上层人士更倾向于欧美礼仪。埃及人见面时异常热情。
扩展资料:
军事
埃及实行义务兵和志愿兵相结合的兵役制度,义务兵服役期三年。武装部队总兵力45万,分陆、海、空和防空军四个军种。另有国民警卫队6万人、边防军1.4万人、公安部队6万人、海岸警卫队7000人。
教育
实行普及小学义务教育制度。全国共有基础教育(含小学、初中、高中和中等技术教育)学校42184所,其中公立学校37218所,私立学校4966所。共有大学34所,其中公立大学18所,私立大学16所。著名的有开罗大学、亚历山大大学、艾因·夏姆斯大学、爱资哈尔大学等。
七、1953-1956年工农业发展趋势?
答我国工业一是数据变化,二是从实践从数据的变化中分析历央,从时间提示原因。
①从1952年到1956年我国私有制经济成分比重充分下降,公有制经济成分比重成分逐步上升。
②1953刭1956年我国开始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
3、这表志这社会主义公有制占主导地位,我国开始了社会主义初步阶段。
八、书法发展的历史背景?
书法是文字表现的艺术形式,至于说为什么在魏晋南北朝是其繁荣期,是有深层次的社会根源的。可以结合当时社会背景与书法发展来看看:
第一,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乱世。在这一三百多年历史的动乱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政权更迭频繁,连绵不断的战争。一切都对中国文化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其中当然也包括书法艺术。而长期的动乱让社会更层级都受战乱之苦,文化成为人们对于现实最好的表达与愿望。
第二,魏晋南北朝是门阀政治的高峰时期。自从曹魏的九品中正制后,“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成为乱世中的特色。门阀士族占据大量政治经济资源,他们可以不用努力就可以获得寒族一辈子无法获得政治经济地位,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和经济支撑他们去寄情山水。文学从曹魏开始就受到统治者重视,曹丕曾说“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这就从曹魏开始兴起文学热,特别在东晋时,文学中书法又成为大家族斗争的主要方式之一,从侧面促进了书法的发展。
再看看著名的书法家,从曹魏一直到南北朝:曹操、钟繇、卫瓘、索靖、陆机、王羲之、王献之。
这些著名的书法家,哪一个不是世家大族,都是那一时代的顶级家族。
第三,书法在南北朝时期逐渐以北碑南帖为主。南朝的书法还是有上层社会来推动的,但北方的书法却有所不同了。主要的社会根源是南朝相对于北朝来说稳定一点,而且还是汉王朝,北方世族的南迁,依旧保留了世族的习惯。而北朝相对战乱较多,而且北朝多数是胡人建立的王朝。有名的书法还是出自汉族大家,例如崔家和卢家。北朝受佛教的影响,书法逐渐以碑文为主。
第四,造纸术的发展。纸虽是汉朝时就有,但并不普及。到了魏晋南北朝时,造纸术进一步提高,纸的应用广泛流传,直接促进书法艺术的发展。到晋时,纸已经成为主要的书写材料。但是纸这种东西,用于书法还是一般家庭所承受不起的,世家大族那就不一样了。
第五,楷书、行书和草书的发展。楷书和草书都是出现在汉代,而后楷书和草书发展于魏晋南北朝。无论是楷书、行书和草书都是便于书写,同时也是书法的主流。
九、乡村道路发展的历史背景?
答:乡村道路发展的历史背景是,以农村包围城市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