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河流域发展农业生产不利条件是什么?

一、两河流域发展农业生产不利条件是什么?

B水利。两河流域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相对来说流量不大,很容易修建水利工程。这两个地区因此拥有其他中东地区没有的良好的灌溉条件,可以保证粮食的稳定产出。在中国,黄河、长江及其支流规律性远不能和尼罗河相比,而且水量比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大的多,修建水利工程的难度远大于两河流域。这不但是中国农业最初发展的一个不利条件,而且易于泛滥的黄河还迫使黄河流域的人们经常迁徙,甚至面临灭顶之灾,这对稳定农业生产是非常不利的因素。  开始农业很早积累的先发优势,农业革命刚开始时小麦是单产最高的农作物,大河流域的冲积平原,这三个优势条件使得古埃及和两河流域拥有那个时代最发达的农业生产力,也就拥有了当时最密集的人口。迅速增加的人口要求出现更加复杂的组织来解决当时新出现的问题。于是国家这种政治组织就出现了,古埃及和两河流域也就当仁不让的最早的进入了阶级社会。

二、两河流域形成“重要条件?

在古时的两河流域,人们用泥土来建造房屋和器皿,泥土是基本的生活资源。不仅如此,泥土还是古代两河流域文明的载体。他们在泥土上写字,泥土是古代两河流域文明传向四方的媒介。这一文明最早的创造者是苏美尔人,他们创造了一种全新的农业生产方式:灌溉农业。

早起大规模的灌溉系统始建于公元前6000年左右,但真正发展起来是在公元前3000年以后,正式大规模的灌溉,造就了我们所说的两河文明。

苏美尔人、阿卡德人、巴比伦人等,先后生活在现今伊拉克的南部地区。在两河的交汇点上,有一个叫特罗的小地方,1877年至1900年,三万多块刻有文字的泥板、刻有两千多行铭文的圆筒形印章及各式雕像在这里被发掘。它的发现,让人类开始了解历史上最早的文明--苏美尔文明。

三、两河流域形成的重要条件?

两河流域文明产生的时空条件,就是说他那里相对比较战争比较少,然后资源比较丰富,能够平稳的发展经济,特别是土壤比较肥沃

聚落主要分布在河流的沿岸地区,取水便利。两河流域属于热带沙漠气候,终年干旱,降水少。由于该地是热带沙漠气候,白天炎热,昼夜温差大,该地传统民居墙厚窗小,起到隔热保温作用。该地石油资源丰富,石油产地。

四、两河流域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两河流域位于副热带地区大陆西岸,受副热带高压及低纬信风控制,盛行下沉气流,终年炎热干旱,为热带沙漠气候,主要发展畜牧业,不利于种植业发展,但可以利用两河发展灌溉农业,不过容易引发次生盐渍化,导致绿洲区土地荒漠化。 

两河流域位于西亚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在波斯湾的北部,该平原是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冲击而成,土壤肥沃,地形平坦,光照充足。虽然气候干旱,有河流提供水源,是世界古文明发祥地之一。

五、非洲两河流域?

两河流域就是指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域,两河流域在亚洲不在非洲。

两河流域中发展出许多文明,因此两河流域也被称为是“人类文明的摇篮”,是人类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地方。

由于两河流域的低位泛滥平原大多处于干燥环境之下的水分充足的冲积地之中,并且两河流域的源头都是在土耳其东部,因此河流的泛滥时期大多是在4到6月,而且由于其源头和“三角洲”的距离比较近,所以它的泛滥程度和时期都不确定,这也导致两河流域的人民文化带有“悲观主义”的特点。

六、两河流域地形?

两河流域,即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域,又称美索不达米亚,在希腊文中的含义为"河间之地"。幼发拉底河,在阿拉伯语中被称为伯拉大河,长2700公里,流域面积444,000平方公里,是西亚地区最大、最长的河流。幼发拉底河起源于土耳其高原地区,在土耳其中部,数条支流加入,构成幼发拉底河上游区域。在土耳其东南部,哈布尔河加入,成为幼发拉底河最重要的支流。幼发拉底河在土耳其境内长度仅为全长的30%,但其流量的94%来自土耳其山区。在今叙利亚哈拉布(阿勒颇)东北120公里处,幼发拉底河进入今叙利亚境内。在进入今伊拉克境内时,幼发拉底河几乎与底格里斯河平行,两河之间最宽距离不超过160公里。

幼发拉底河流域年流量28亿立方米,在四、五月间流量最大。幼发拉底河自古以来就是中东地区的交通要道,因其水流平缓,早期居民就很早就在幼发拉底河上航行,它还是重要的界河。西亚地区第二大河流底格里斯河发源于亚美尼亚高原,总长约1840公里。主要支流为大小扎布河、底亚拉河等。起源于今土耳其境内的大扎布河和起源于伊朗高原的小扎布河是底格里斯河的发源地,在上游地区,底亚拉河加入,它起源于伊朗高原。在中游和下游,陆续有5条以上支流汇入底格里斯河。

今天的底格里斯河上游流经亚美尼亚和亚述地区,在下游与幼发拉底河汇合组成阿拉伯河流入波斯湾,阿拉伯河长190公里,在古代,阿拉伯河并不存在,基本在今两河汇合处,两河已经分别流入波斯湾。

七、两河流域走向?

河流域,即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域,又称美索不达米亚,在希腊文中的含义为"河间之地"。幼发拉底河,在阿拉伯语中被称为伯拉大河,长2700公里,流域面积444,000平方公里,是西亚地区最大、最长的河流。幼发拉底河起源于土耳其高原地区,在土耳其中部,数条支流加入,构成幼发拉底河上游区域。在土耳其东南部,哈布尔河加入,成为幼发拉底河最重要的支流。幼发拉底河在土耳其境内长度仅为全长的30%,但其流量的94%来自土耳其山区。在今叙利亚哈拉布(阿勒颇)东北120公里处,幼发拉底河进入今叙利亚境内。在进入今伊拉克境内时,幼发拉底河几乎与底格里斯河平行,两河之间最宽距离不超过160公里。幼发拉底河流域年流量28亿立方米,在四、五月间流量最大。幼发拉底河自古以来就是中东地区的交通要道,因其水流平缓,早期居民就很早就在幼发拉底河上航行,它还是重要的界河。西亚地区第二大河流底格里斯河发源于亚美尼亚高原,总长约1840公里。主要支流为大小扎布河、底亚拉河等。起源于今土耳其境内的大扎布河和起源于伊朗高原的小扎布河是底格里斯河的发源地,在上游地区,底亚拉河加入,它起源于伊朗高原。在中游和下游,陆续有5条以上支流汇入底格里斯河。今天的底格里斯河上游流经亚美尼亚和亚述地区,在下游与幼发拉底河汇合组成阿拉伯河流入波斯湾,阿拉伯河长190公里,在古代,阿拉伯河并不存在,基本在今两河汇合处,两河已经分别流入波斯湾。古代两河流域气候不似今天一样干燥,气候为大陆性亚热带半干旱类型,北部和东北部山区为地中海型气候,季节只有冬夏两季,雨季从每年12月至次年2月(在山区从11月至次年4月),冬季最高气温16度,最低气温2度,有时有霜冻。夏季炎热干燥,白天最高气温可达49度,夜晚最低气温也仅为26度。年平均降水量为154毫米,但60%的地区降水量低于100毫米,而东北部山区则为1200毫米。古代的波斯湾海平面高于现代,气候也较现代更加湿润,年降水量推测在200—400毫米之间。两河流经地区地形各异,上游主要是山脉和高原,中游以丘陵和草原为主,下游为冲积平原,在波斯湾入海前形成大片沼泽。在两河流域地区东部和东北部是伊朗高原和扎格罗斯山脉,西北部是陶鲁斯山脉,西部经叙利亚巴勒斯坦地区与地中海相连,南部为叙利亚沙漠和阿拉伯沙漠,东南部为波斯湾。这样的地形地势决定了两河流域地区的生产生活方式,在中上游,农业生产以畜牧业和天然农业为主;而在下游地区,农业生产主要依靠人工灌溉,园林业和渔业是重要的辅助生产部门。此外,幼发拉底河河水平缓,不利于大型船只航行,灌溉为主要功能,但小型船只可以通行,特别是古代两河流域人用芦苇和沥青制造的平底船至今仍是幼发拉底河航运的主要工具。

八、两河流域泥版书的产生条件?

两河流域南部平原为冲积平原,此地缺乏森林和石矿,故居民大量使用生土混合芦苇制作黏土来构建建筑物。此地城市出现非常早,城市居民过若干年往往将原黏土房屋推倒重新取土建筑房屋。导致这里的城市层层累叠,大量泥板文书埋在其中。同时,两河领域规律性的河水泛滥,也把大量泥板埋在了地表。在这种环境下保存的泥板,很多都是完整的。

同时,还有两个因素也很重要:

1.泥板比中国的龟甲,埃及的草纸成本都低很多,客观上可以大量生产制造;

2.苏美尔文明文字出现时间早,贵族青年和“书吏”教育年限长,客观上可以产生大量泥板。

九、伊朗两河流域哪两河?

伊朗两河流域是指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

人把两河流域叫做“美索不达米亚”,意思是“两河之间的地方”。美索不达米亚又分两个部分,南边叫巴比伦尼亚,北边叫亚述。就今天来说,两河流域相当于今天的伊拉克一带。 两河流域文明时代最早的居民是苏美尔人。他们在公元前4000年以前就来到了这里。

两河流域的最初文明就是他们建立的。属于塞姆语系的阿卡德人、巴比伦人(阿摩列伊人)、亚述人以及迦勒底人,继承和发展了苏美尔人的成就,使两河流域的文明成为人类文明史上重要的一页。其中巴比伦人的成就最大,因此,两河流域的文明又被称为巴比伦文明。

两河流域文明起源于两河流域南部。这里是两河的冲积平原和三角洲,同埃及的尼罗河一样,两河也是定期泛滥,时涨时落,只有建设起堤坝沟梁来蓄水排涝,人们才能耕种收获。两河流域的居民主要用使用牛、驴拉着木犁耕地,最主要的农作物是大麦和椰枣。

十、两河流域和尼罗河流域对比?

两河流域文明更早

两河文明:发源于亚洲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河流域,又称美索不达米亚文明。两河文明也是有史可考的最古老的文明,其文明形成期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000年,正式形成于约公元前3500年。当时生活在两河流域的是苏美尔人,建立了苏美尔文明。

尼罗河文明:发源于非洲尼罗河流域,又称古埃及文明,其历史也可追溯到公元前4000年。公元前3100年左右,上埃及国王美尼斯统一上下埃及,开始了史称的埃及王朝时期,也就代表了古埃及文明的正式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