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村里申养虾池申请电表流程?
需要到村委会出具证明。一般情况下,农村需要申请电表要按程序走,确实需要村委会出具证明。直接拿户口本身份证去户籍所在地的村委开具证明,盖好村委章,然后外去户籍所在地的乡镇进行盖章,最后将盖好,的证明交给供电部门即可办理安装。以上意见仅供参考。
二、养虾池构造?
养虾的池子要选择在安静、通风的地方来建造。附近最好是有水源,没有可以打深井,井深在90米左右。
建设的面积大小具实际情况来定,一般室内养殖池30个,室外5个。还要做好防逃措施,用石棉瓦之类的做一个50厘米高的防逃墙,然后池子用石灰消毒,再施肥有富有生物即可放苗。
三、养猪场可以改养狗吗?
当然是可以的,不过如果改了养狗场后需要对于原来养猪的地方进行杀菌消毒处理。如果不作这些处理的话可能会有病毒或者细菌交叉感染狗狗,造成一些不必要的损失。如果是改养狗场那么消毒以后要放置一段时间后才养殖狗狗,不要一下养殖。
四、虾池养水时间?
自来水处理:使用自来水养虾时,应当将自来水放置在太阳下暴晒至少1小时左右,将水中的氯气排出,并在水中不断通空气。
2、肥水方法:每亩池塘使用100-150kg生石灰进行消毒,消毒后3天左右,池塘进水,消毒后10天左右,每亩池塘施加300-500kg左右的腐熟有机肥,肥水后20天左右,放苗。
五、养虾池污染因素?
因素:虾头的重金属、抗生素等有害物质的残留浓度较高。为延长保存期而浸泡甲醛,为维持色泽而使用硼砂或亚硫 酸盐。使用添加剂或农药 等。
塘底有机质过剩,在水体过瘦阳光直射下,容易形成青苔,覆盖在水草上,形成泥皮。还有一种情况,阴雨天或者是刮风下雨的情况下,水质浑浊,沉淀后,泥垢覆盖在水草上形成挂脏。
六、养虾池建造方法?
1、单池面积一般在1公顷以下。因对虾密度大,池小,水深(1。5-2。5米),对虾分布相对均匀。从池水合理流动及除污的角度考虑,池形宜为正方形,且四角成弧形。也可为圆形。池壁铺设平面板,或混凝土结构。池底不设环沟,底四周略向中央倾斜。排水孔宜设在池中央,由铺设在池底面以下50厘米左右的多条0。1524米硬质塑料管道排水。
2、排水管在池中央处连接有多个筛孔的盲管。虾小时可以筛绢网封住,以免对虾逃逸排水管出口以连通器形式设在池堤之外,以控制水位,排出池底污物。长方形的虾池可以用设在短边上的排水管或排水闸门排水。
3、池底倾斜方向不在池中央而在排水管(闸)的一边,以便于池水全部排出。增氧机是池必备设施。具增氧和动水双重作用。其布设位置应与池形配合,以使池底尽可能大的面积无污物,并避免搅起已沉积的废物。
4、一般每池设4台功率1-2千瓦的水车式增氧机,分设在四个边附近,车轮动水方向与池堤平行,向同一方向转动,以搅动池水,使污物向池中央聚集,以便于排出。增氧机还可取钢梳式、叶轮式、充气式、喷水式等。
5、但不同的增氧机动水方向不同,应根据虾池构造及相应排水方式而合理选用。在底质差,如池底污染或酸性土质,或池水渗漏的虾池,可在池底面铺上地膜。这种方法在泰国、印度尼西亚等东南亚国家采用较多。
6、中国海南省1998年采用地膜养虾面积达10公顷以上,每公顷生产斑节对虾4500-6000千克。铺设地膜的虾池,单池面积1-1。5公顷,池深2。5米,水深1.8米,堤坡约1:1。
7、池底要夯实,地膜厚而坚固,接口以缝细机缝好(人工热粘合),铺满整个池底,并在池堤上压固,且与池底的增氧机水泥座充分黏合、封闭,严防漏水。膜上不放置任何物品,施肥后,藻类可长在膜上,形成藻床,使对虾生长良好。
8、地膜式虾池排水可以虹吸法将老水连同污物排出。精养池的进水更要经过严格处理。应设蓄水池,蓄水池具蓄水、沉淀、生物净化等多种作用。蓄水池对控制虾池环境十分有利,尤其在水质不稳定或间歇供水的地方更为重要。
9、精养贮水池应具有全部养殖所需水量的30%以上。提水设备的功率要求:能在4-6小时内把蓄水池注满。设置较大的蓄水池是预防病毒性虾病的重要措施之一。供水渠道容量宜大些,可使水在供水渠道里得到沉淀、净化,浮游生物在其内繁殖生长,化肥或生石灰等也可在渠道中使用。
10、尤其是当蓄水池水情有变,不宜使用时,水渠可起到暂时取代蓄水池的作用。供水渠道的高程应适当高些,以使海水自流人虾池。排水渠道应比虾池最低点低30-50厘米,以便自流排水。
11、废水最好经过处理后再排出。可建废水处理池,其面积一般为养殖池面积的8%-10%。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省勿里洞20世纪90年代初由中国台湾人设计的池,设在离海面约50米的潮上带,单池面积0.5公顷,正方形,四角成弧,水深1.5米,泥砂底、池四周坡面以石块砌筑加水泥抹缝。每池设功率1千瓦的水车式增氧机4台,呈环形排列,中央以2根0.1524米聚乙烯管排水。
12、另外,地下卤水与地表淡水在配水池内混合氧化、调节后向养成池内添加,配水池容量为养殖水体的1/3。
七、养猪场改养鸽子可以吗?
行是行但是不怎么好,养猪场是在地面,而大部分的鸽子养殖都是在顶楼,是为了让鸽子自己出去觅食,同时这样的鸽子因为经常运动,肉质要好于笼养的鸽子。
八、虾池后期几天改底?
7-10天
7-10天一次 一般虾塘在7-10天改底一次比较好,改底和解毒不能同一天进行,一般在改底后隔天对虾塘进行解毒小龙虾养殖户应该都知道,在养殖小龙虾期间对虾塘进行定期改底十分重要,而这个定期并不是“死”期。
在小龙虾的养殖过程中,水中会不断积累残饵、动物的残骸和腐烂的水草等有机质,有害菌会对有机质进行厌氧分解,吸收有机质中的营养并大量繁殖,会产生氨氮、亚硝酸盐和硫化氢等有害物质,会破坏水质,影响小龙虾的生长与蜕壳。有机质积累的越多,水中有害病菌就越多,有益菌就越少,水质恶化就越严重,而且由于小龙虾是底栖爬行动物,很容易感染水底的有害病菌生病死亡,所以定期改底清理水中的有机质十分重要。
定期改底并不是严格按照一定的时间间隔来进行改底的,而是由虾塘中水质恶化的快慢来决定的。
春秋季节气温不高,水体不易缺氧恶化,改底的时间间隔要长一些,一般为10-15天改底一次。夏季气温较高,水体容易缺氧恶化,改底的时间间隔要短一些,一般为5-7天改底一次。
小龙虾养殖前期一般10-15天改一次底,因为前期虾塘小龙虾密度小,水质恶化较慢。出成虾前后每隔5-7天改一次底,因为此时虾塘小龙虾密度大,水质恶化比较快。
如果水质已经恶化,应该立即对虾塘消毒改底。可以用em益生菌对虾塘改底,不仅效果好,而且不伤虾不伤藻。
当然,有很多养虾高手水质保持的非常好,改底的时间间隔可以长一些,但是还是要定期改底,防止有机质积累的太多导致小龙虾感染疾病
九、养虾池搭大棚视频
亲爱的读者们,欢迎回来!今天,我们将探讨一个刺激又有趣的话题——养虾池搭大棚视频。对于有兴趣从事虾养殖的朋友们来说,学习如何搭建养虾池,并通过视屏了解实际操作步骤,无疑将是一个巨大的福利。
养虾池搭大棚视频:究竟是什么?
养虾池搭大棚视频是一种通过视觉手段来学习养殖技术的有效途径。它结合了电子媒体和实际操作过程,以视屏的形式展示给观众。这一方法极大地帮助了那些想要了解并从事养殖的人们,因为他们可以轻松地学习并模仿示范视频中的步骤。
使用养虾池搭大棚视频的好处是多样的。首先,视屏演示了实际的养殖步骤和技术细节,使观众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技术要点。其次,视频中的详细说明和示范允许人们全面了解养殖的整个过程。最后,借助视频,观众可以反复观看并随时参考,以确保他们在实践中能够正确地应用所学到的知识。
养虾池搭大棚视频的步骤
下面,让我们来简要介绍一下养虾池搭大棚视频的一般步骤:
- 准备好所需材料:首先,您需要收集所有搭建养虾池所需的材料,例如大棚骨架、塑料薄膜、连接件等。
- 规划并清理场地:在搭建前,您需要确定合适的场地,并进行彻底的清理工作,以确保养殖环境的整洁和卫生。
- 搭建大棚框架:根据视频中的示范,您可以开始组装大棚的框架。确保连接件牢固可靠,并注意框架的稳定性。
- 安装塑料薄膜:一旦大棚框架搭建完毕,您可以开始安装塑料薄膜。确保薄膜牢固地覆盖在整个框架上,并充分利用固定工具。
- 配置养殖设备:根据视频中的示范,您需要安装和配置必要的养殖设备,例如过滤装置、温度控制器等,以确保养殖环境的适宜与稳定。
- 添加水和底泥:一旦养殖设备就绪,您可以开始添加适量的水和养殖底泥。确保水质清洁并达到适宜的养殖条件。
- 投放养殖种苗:最后一步是将养殖种苗投放到养虾池中。根据养殖要求,确保将种苗适时适量地投放到养殖水体中,以获得最佳的养殖效果。
请注意,这只是一个大致的步骤指南。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您可能会遇到不同的情况和挑战,但通过观看养虾池搭大棚视频,您将更好地了解如何应对这些问题。
为什么选择养虾池搭大棚视频?
选择养虾池搭大棚视频进行学习有很多好处。以下是几个重要原因:
- 学习便捷:养虾池搭大棚视频可以让您随时随地学习养殖知识。只需一台电脑或手机,您就可以轻松获得所需信息。
- 实例演示:视屏中提供了实例演示,让您可以直观地了解养殖过程中的每一个步骤。
- 交流分享:通过观看养虾池搭大棚视频,您可以与其他养殖爱好者交流经验和分享观点。
- 反复观看:视屏可以随时重播,您可以反复观看并加深对养殖技术的理解。
总之,选择养虾池搭大棚视频是学习养殖知识的有效途径。
结语
通过养虾池搭大棚视频,您将能够轻松学习养虾池搭建技术,并从中获得实际操作的指导。视频中详细的步骤和示范将使您更好地掌握养殖技巧,而与其他养虾爱好者的交流和分享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经验和启发。
如果您对养虾池搭大棚视频感兴趣,我建议您从可靠的养殖专家和相关网站上寻找合适的资源。祝您在养殖事业上取得丰硕的成果!
十、大棚养虾虾池建造
大棚养虾虾池建造指南
在如今养殖业的快速发展中,大棚养虾逐渐成为农民和投资者们选择的热门项目。大棚养虾的优势在于不受季节和地域限制,提供了更好的生产环境和利润回报。然而,要成功建造一座高效的大棚养虾虾池,需要遵循一定的建造指南和技巧。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大棚养虾虾池建造的关键要点。
1. 选择合适的地点和土壤
选择合适的地点是成功建造大棚养虾虾池的第一步。虾池应该位于阴凉、通风良好的地方,远离高温和直射阳光。此外,土壤应具备一定的透水性和肥力,便于管理和虾苗生长。测试土壤的PH值、有机质含量以及水分保持能力等指标,确保土壤符合虾池建造的要求。
2. 设计合理的池塘结构
设计合理的虾池结构是确保养虾成功的关键之一。虾池应该具备良好的排水和补水系统,确保水质的稳定与池塘的循环。同时,池塘的大小、形状和深度也需要根据实际需求来确定。合理的设计能够最大程度地提高池塘的利用率和虾的养殖效益。
3. 使用适合的材料和设备
选择适合的材料和设备是建造大棚养虾虾池时需要重视的问题。池塘的防渗、抗UV能力以及耐腐蚀性能都是影响虾池寿命和生产效果的重要因素。选用高质量的膜材料、喷灌设备和池塘过滤装置,能够有效提高大棚养虾的生产效率和质量。
4. 实施科学的管理措施
科学的管理是保证大棚养虾虾池长期稳定运营的关键。定期检测水质参数,控制水温、PH值和溶解氧的变化,调整水位和补给养分等都是管理的重要环节。同时,注意虾苗的投放数量和生长环境,控制疾病和虫害的发生,保持良好的环境卫生等都是养虾过程中需要关注的细节。
5. 实施科学的饲养措施
科学的饲养措施是保证大棚养虾虾池产量和质量的关键。合理配制饲料,根据不同生长阶段调整饲养方式和投喂量;注意饲料的存储和保鲜,避免饲料变质和污染水体;保证虾蟹的良好生长环境,提供充足的氧气和养分供应;定期清除虾池的残留物和底泥等,都是需要注意的饲养细节。
6. 防控疾病和虫害
疾病和虫害是养殖过程中不能忽视的问题。进行定期的疾病和虫害监测,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可帮助减少病害的发生和虾苗的损失。合理使用消毒剂、抗生素和药物,加强虾池的清洁和卫生管理,保证虾蟹的健康和产量。
7. 积极开展市场营销
大棚养虾虾池的成功离不开市场营销的支持。了解市场需求,制定合理的销售计划和价格策略;与当地的养殖合作社、批发商和超市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进行产品推广和销售;关注行业信息和市场动态,及时调整生产计划和市场策略,确保产品的销售和利润。
总而言之,建造一座高效的大棚养虾虾池需要综合考虑地点选择、池塘设计、材料和设备选用、科学的管理和饲养措施、疾病防控以及市场营销等诸多因素。合理规划、科学养殖和稳健市场运作将帮助您在大棚养虾业取得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