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常见病害图片大全?

一、辣椒常见病害图片大全?

种植辣椒一般常见的病虫害有软腐病、疫病、炭疽病、青枯病、病毒病。详细介绍及防治方法可以参考下列:

辣椒软腐病:软腐病发生时果实病斑初期呈水渍状,后腐烂脱落,有臭味,腐烂后的果实只剩下一层皮,经日晒变白,此病多发于高温多雨季节。辣椒软腐病防治方法:一、避免连作,包括茄子番茄等茄科作物。二、50PPM农用链霉素或新植霉素全株喷施及灌根。

辣椒疫病:苗期、成株期均可以发生,而在早春育苗期间极易发生。疫病发生时,幼苗茎杆病部呈水渍状,叶片萎焉,然后发生软腐,折到枯死,而成株则表现为茎叶局部发生褐色病斑,引起落叶甚至枯死,果实表现为发生水渍状病斑,而后软腐。

辣椒疫病防治方法:

一、苗期浇水不要太多,田间不要太湿,特别是雨天注意排水。二、定植前全地喷施75%百菌清1000倍液后及时铺地膜密封杀菌。三、定植后可以喷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加以保护,15天一次,发病初期可喷洒40%已磷铝可湿性粉剂2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64%杀毒矾M8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每亩施药液40公斤,隔7-10天一次,连续2-3次。

辣椒碳疽病:叶片染病,初为褪绿色水浸状斑点,逐渐变为褐色,中间淡灰色,病斑上轮生小黑点。果柄有时受害,生褐色凹陷斑且不规则,干燥时干裂。果实被害,初现水浸状黄褐色圆斑或不规则斑,斑面有隆起的同心轮纹,并生有许多黑色小点,潮湿时病斑表面溢出红色粘稠物。果实上的病斑易干缩呈膜状,有的破裂。

辣椒碳疽病防治方法:

一、选用抗病品种,无病株留种。二、种子处理:用凉水预浸1-2小时,然后用55度温水浸10分钟,再放入冷水中冷却后催芽播种。也可先将种子在冷水中浸10-12小时,再用1%硫酸铜浸种5分钟,或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1小时,捞出后用草木灰或少量石灰中和酸性,再进行播种。三、加强田间管理。合理密植,配方施肥,棚室适时通风、避免高温高湿,注意排水,及时清除病叶、病果及残体,实行与非同种蔬菜2-3年轮作。四、发病初期可喷洒70%甲基托津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混合喷洒,或50%碳疽福美可湿性粉剞300-400倍液或1:1:200倍的波尔多液,每隔7-10天喷一次,共防2-3次。

辣椒青枯病:植株发病时,个别枝条可能先出现萎焉,后扩展到整个植株,特别是雨后骤晴天气。辣椒青枯病防治方法:一、使用保护性杀菌剂如络氨铜,二、拔除田间的病株,并在株窝内撒施石灰。

辣椒病毒病:主要有两种类型,花叶坏死型,由烟草花叶病毒引起。病叶出现不规则褪绿、浓绿与淡绿相间的花叶症,有的叶上出现褐色坏死斑,自叶片主脉沿茎部出现黑褐色坏死条斑,造成落叶、落花、落果,以及整株死亡,叶片奇形丛生,由黄瓜花叶病毒侵染引起植株变形,表现为病叶增厚,变小或呈蕨叶状,叶脉褪绿,皱缩,凹凸不平呈线状,茎节间缩短,植株矮化,枝叶呈丛簇状,病果呈现花斑或坏死斑,奇形、易脱落。在栽培中如果采用银黑地膜覆盖栽培并配合药剂杀蚜等,则发病率低,一般粗放栽培则要做好杀灭蚜虫的工作预防。

二、草坪病害图片大全:如何识别和应对常见的草坪病害?

在草坪的养护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病害问题,这些病害不仅影响了草坪的美观,还会影响草坪的生长和健康。因此,及时了解和识别草坪病害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为您提供一些常见草坪病害的图片,并介绍如何识别和应对这些病害。

1. 紫斑病

紫斑病是一种由霜霉菌引起的草坪病害,其症状表现为草坪叶片上出现紫色斑点,随着病情的加重,草坪叶片会干枯、褐化。紫斑病的主要防治措施包括合理施肥、改善排水条件、适当修剪等。

2. 赤霉病

赤霉病是由真菌引起的草坪病害,其症状为草坪叶片上出现黄色至棕色的条痕,随着病情恶化,这些病斑会扩大并蔓延至整片草坪。合理施肥、保持通风、适当修剪是赤霉病的常见防治措施。

3. 白粉病

白粉病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草坪病害,症状为草坪叶片表面出现白色粉末状的霉层,草坪叶片会逐渐枯黄并凋萎。白粉病的预防和控制主要包括提高草坪的光照、改善通风条件、适当浇水等。

4. 圆斑病

圆斑病是由真菌引起的草坪病害,其特征为草坪叶片上出现圆形的褐色或白色病斑,随着发病情况加重,这些斑点会逐渐扩大融合。合理施肥、保持草坪通风和阳光照射,及时修剪枯黄部分是预防圆斑病的有效方法。

除了上述列举的几种常见草坪病害外,草坪还可能遭受多种其他病害,例如褐条病、地锈病等。在日常草坪管理中,我们要注意定期检查草坪的生长情况,并且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以保持草坪的健康生长。

感谢您阅读本文,希望本文能帮助您更好地了解草坪病害,为您的草坪管理提供一些帮助。

三、混播草坪病害识别指南:常见草坪病害图片大全高清

草坪病害的危害

草坪是城市绿化中常见的景观植物,但由于各种原因,草坪病害时有发生。草坪病害会导致草坪凋零、变黄、变褐,严重影响草坪的观赏价值和使用功能,因此及时识别和处理草坪病害至关重要。

草坪病害的常见类型

草坪病害通常包括癣病、褐斑病、雪霉病、纹枯病等多种类型。这些病害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具有不同的特征,因此需要具体的图片和文字说明来进行准确的识别。

常见草坪病害的图片大全

以下是常见草坪病害的高清图片大全,帮助您更好地识别和辨别不同类型的草坪病害:

  • 1. 癣病:癣病是草坪上常见的真菌病害,叶片表面出现黄褐色病斑,严重时叶片枯萎。
  • 2. 褐斑病:褐斑病是草坪上的常见病害,叶片上呈现褐色圆形病斑。
  • 3. 雪霉病:雪霉病常见于高温多雨的夏季,叶片表面出现灰白色霉斑。
  • 4. 纹枯病:纹枯病是由真菌引起的草坪病害,叶片上出现纵向的枯萎条纹。
  • 5. 其他病害:除了上述几种常见病害外,草坪还可能遭受其他真菌、细菌和病毒的侵扰,需要进一步的识别和辨别。

如何处理草坪病害

针对不同的草坪病害,需要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包括选择合适的杀菌剂、合理的施肥措施以及改善草坪的生长环境等。

草坪病害的识别和处理对于保持草坪的健康生长至关重要,希望本文提供的草坪病害图片大全能够帮助您更好地了解和识别草坪病害。

感谢您阅读本文,希望能为您的草坪养护工作带来帮助。

四、韭菜常见病害图片及防治方法?

韭菜常见的生理病害主要有干梢、根茎腐烂、死株、黄撮、黄条、缺素症等,严重影响韭菜的产量和品质。正确判断这些症状发生的原因,然后采取科学措施进行防治。

五、米兰花病害图片 - 了解和识别米兰花的常见病害

米兰花病害图片

米兰花是一种常见的花卉,但有时候它们也会受到病害的侵扰。了解和识别这些病害对于保护植物的健康非常重要。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提供一些常见的米兰花病害图片,并解释这些病害的特征和影响。

1. 白粉病(Powdery Mildew)

白粉病是米兰花最常见的病害之一。它的特征是在植物的叶子上形成白色或灰色的粉状物。这种病害会导致叶片变黄、枯萎和脱落,严重时甚至会影响整株植物的生长和开花。

白粉病的病原真菌主要通过孢子在空气中传播。高湿度和潮湿的环境是它们生长繁殖的理想条件。预防白粉病的方法包括保持植物周围的通风,并在受感染的叶片出现时及时采取措施,如喷洒合适的杀菌剂。

2. 病斑病(Leaf Spot)

病斑病是另一种常见的米兰花病害。它在叶片上形成圆形或不规则形状的黑褐色或暗绿色斑点。这些斑点可能会逐渐扩大,导致叶片变黄、枯萎和脱落。

病斑病的病原菌可以通过水滴、昆虫或受感染的工具传播。预防病斑病的方法包括保持植物的健康和干燥,避免叶片的受伤和破损,并及时移除受感染的叶片。

3. 根腐病(Root Rot)

根腐病是一种影响米兰花根部健康的病害。受感染的根部会变软和腐烂,植物的生长会受到严重影响。常见的根腐病原真菌有疫霉属(Pythium)、立枯霉属(Fusarium)和褐腐霉属(Phytophthora)等。

根腐病的发生与土壤湿度过高和通风不良等因素有关。预防根腐病的方法包括适度浇水,注意土壤排水,以及使用富含有机质的土壤。

结语

通过了解这些常见的米兰花病害以及它们的特征,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护和照顾自己的植物。及时采取预防措施和合适的治疗方法是保持米兰花健康生长的关键。如果你在栽培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建议向专业园艺师寻求帮助。

感谢您阅读本文章,希望这些米兰花病害图片和相关信息对您有所帮助。

六、常见杨树病害?

一、杨树食叶虫病害

1.柳毒蛾:主要危害杨、柳科树木。危害严重时,能将叶片吃光,且有大量排粪,严重影响城市园林绿地的环境卫生。

2.杨扇舟蛾:幼虫群栖,1-2龄时常在一叶上剥食叶肉,2龄后吐丝缀叶藏匿其间,遇惊后能吐丝下垂随风飘移,3龄后逐渐向外扩散危害,老熟时吐丝缀叶作薄茧化蛹。由于幼虫繁殖快、数量多、分布广,大发生时极易成灾。

3.杨小舟蛾:幼虫食叶片的表皮、叶肉,仅留叶脉,呈筛网状。严重时,杨树、柳树的大部分叶片被吃光,远望如火烧。

防治方法

1.生物防治。在幼虫3龄期前喷施Bt和病毒防治。地面喷雾树高在12m以下中幼龄林,用药量Bt200亿单位每亩阿维菌素600O-8000倍液。释放松毛虫赤眼蜂,即在害虫产卵初期,每亩3-4个放蜂点、放蜂量3-5万头。

2.化学防治。对发生严重,喷药困难的高大树体打孔注药防治。用打孔注药机在树胸径处不同方向打3-4个孔,注入疏导性强的40%氧化乐果乳油或25%杀虫双水剂等。用药量为每10cm胸径2-4mL原药或1倍稀释液。注药后注意用泥封好注药口。利用害虫上下树,用10ml2.5%溴氰菊酯加10ml氧化乐果与11kg废机油混合,在树干上涂3-5cm宽的闭合环;2.5%溴氰菊酯与废柴油1:10混合,浸泡包装用纸绳制成毒绳,在杨树胸径处绑缚2周,效果良好。在幼虫期喷15%灭幼脲烟雾剂防治(药剂和溶剂混合比例为1:1,用药量为1.2kg/hm2)或喷施20%灭幼脲Ⅲ号,每亩25g、1.2%烟参碱乳油1000-2000倍液。

3.人工防治。越冬(越夏)期,人工收集地下落叶或翻耕土壤,以减少越冬蛹的基数,成虫羽化盛期用黑光灯诱杀,降低下一代的虫口密度。组织人力摘除虫苞和卵块。利用幼虫受惊后吐丝下垂的习性,震动树干捕杀下落的幼虫。对于尺蠖等成虫需爬行上树产卵的害虫,在成虫羽化前在树干梆扎塑料布等方法以防成虫上树产卵。

二、杨树枝干病害

1.杨腐烂型溃疡病,又称杨树烂皮病、杨树腐烂病,引起皮层腐烂、枝枯,严重地块可引起大片杨树死亡。发病后期的病斑上生出许多针头状黑色小突起,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器,在潮湿情况下可从中挤出桔红色卷须状分生孢子角。杨树烂皮病分生孢子和子囊孢子借风、雨、昆虫等传播至寄主皮层上,多由伤口入侵。幼树、嫩枝和衰弱、有伤口的枝干较易感病。当树皮含水量不足60%时,发病严重。

2.杨水泡型溃疡病:发生在主干和大枝上,症状有三类:在光皮杨树品种上,多围绕皮孔产生直径1cm左右的水泡状斑;在粗皮杨树品种上,通常并不产生水泡,而是产生小型局部坏死斑;当在干部的伤口、芽和处发病时,形成大型的长条形或不规则形坏死斑。

3.杨大斑型溃疡病:主要发生在主干的伤口和芽痕处,初期病斑呈水浸状,暗褐色,后形成梭形、椭圆形或不规则的病斑。病部韧皮组织溃烂,其下木质部也可变褐,老病斑可连年扩大,多个病斑可连接成片,造成枯枝、枯梢。

防治方法

1.性溃疡病防治

病斑刮涂。对于抗病性较强品种的病树,可用小刀或钉板将病部树皮纵向划破,划刻间距3-5mm、范围稍超越病斑,深达木质部。然后用毛刷涂以所选择的药剂(10%碱水、梧宁霉素、不脱酚洗油原液、10%双效灵10倍液、70%甲基托布津100倍液、50%多菌灵100倍液、40%福美砷50倍液等),涂药后再涂以50-100ppm赤霉素,以利于伤口的愈合。

加强对杨树幼林地的栽培管理。改善立地条件,及时病死植株和枝条,及时修枝、间伐,防治蛀干害虫。

化学防治。发病高峰期前,可用1%溃腐灵稀释50-80倍液涂抹病斑或用注射器直接注射病斑处。还可用70%甲基托布津100倍液、40%多菌灵50倍液或2:2:100波尔多液等喷洒主干和大枝,阻止病菌侵入。秋末在树干下部涂上白涂剂(生石灰、食盐、水的配制比例为1:0.3:10)。

2.性溃疡病防治

在早春杨树萌芽前或秋季落叶后,向苗木喷洒链霉素(600mg/kg)+树木防冻保护剂(1l0倍),防止杨树苗木遭受冻害,增加抗病性。

在杨树育苗插穗前,将插穗浸在链霉素(600mg/kg)树木抗病诱导水剂中浸泡24h。育苗用的种条感染该病,必须刮除病斑,并用300倍福尔马林液。

涂保护剂。对移栽大苗,早春刷白涂剂,或用硫合剂,或1:1:160波尔多液喷干,预防感染。

七、黄瓜病害的常见病害?

真菌性病害

黄瓜真菌性病害发病率高,为害严重。病害发生后,黄瓜植株出现组织坏死、腐烂等症状。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病害。

      

①猝倒病   

由德里腐霉侵染引起,一般在苗期发病,气温低、土壤湿度大时易发生,可导致烂种、烂芽以及幼苗根茎部受到重创而猝倒。

      

②根腐病   

由甜瓜疫霉、尖镰孢、茄腐镰孢侵染引起,在黄瓜苗期与成株期内都会发生,可导致黄瓜根茎呈浅褐色腐烂状态,从而阻碍黄瓜的正常生长。

      

③霜霉病   

由古巴假霜霉菌(感染引起,可发生在黄瓜生育期的任何阶段。主要为害黄瓜叶片,使其出现不规则黄斑并且逐渐干枯,湿度较大时病斑处产生颜色发黑的霉层,严重时所有病斑连片,整片叶片全部枯萎,俗称为“跑马干”。

      

④白粉病   

病原菌为白粉菌属二孢白粉菌和单丝壳属单丝壳菌。苗期至结瓜期都可发生,但是易在生长后期或者植株衰弱时染病。该病害主要为害黄瓜叶片,使其黄化及组织衰老,但是此症状也会出现在茎和果实上。

      

⑤枯萎病   

该病害由尖孢镰孢菌黄瓜专化型引起,在黄瓜苗期至结果期都可能发生。高温情况下,发病初期的苗子出现倒伏现象,傍晚温度降低恢复正常,病情加重则会彻底枯黄萎蔫,茎秆腐烂猝倒。

 细菌性病害

    

棚室黄瓜种植环境较为封闭,内部温度较高为细菌病害提供了适宜的发病条件,主要为害叶片,容易导致黄瓜组织坏死、腐烂甚至出现细菌溢脓现象。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病害。

      

①细菌性缘枯病   

在温度低、湿度大的环境条件下易发生,经叶缘气孔、伤口直接侵入而发病,主要为害叶、果实、茎。叶片最易染病,先产生不规则状棕色水浸点再发展形成褐色点状病斑,最终可能会扩散到叶片中部形成大型水浸状病斑,使叶片因营养吸收受阻而坏死。

      

②细菌性角斑病  

温度低、湿度大的环境条件下容易发生,顶部的水珠聚集落下后可重复传播,侵染叶片、果实、茎。侵染初期叶片正面会出现一个淡棕色的多角形水浸状斑点,之后斑点面积逐步增加扩大变为灰白色,脱落成孔。病菌侵入果实中,轻则可能导致果实干裂、腐烂,重则扩展至果实内部导致种子带菌。

      

③细菌性叶枯病  

温度高、湿度大时发生严重,通过侵染叶片气孔及伤口进行传播,集中发生在黄瓜植株中下部功能叶。侵染初期叶片背面出现水浸状斑点并且叶片边缘开始褪绿,随着病害加重,病斑颜色逐渐变为褐色,最终叶片干枯死亡。

      

④细菌性圆斑病   

属于高温高湿性病害,通过侵染叶片气孔或伤口发病。与叶枯病不同之处是侵染黄瓜叶片后,病斑先黄化后透明且变薄,菌脓在湿度大时不明显

病毒性病害

黄瓜种植范围广,种植品种多,成为很多植物病毒的寄主。病毒变异速度快并通过不同形式侵染寄主植物,致其减产甚至整株死亡。侵染我国黄瓜的瓜类病毒性病害主要有以下几种。

①瓜类褪绿黄化病毒   

通过烟粉虱以半持久方式在寄主植物之间快速传播,引起黄瓜叶片除叶脉以外的区域褪绿黄化,植株轻微矮缩,由下部开始逐渐向上发展,新叶无症状。

      

②小西葫芦绿斑驳花叶病毒通过蚜虫以非持久性方式传播,也可通过叶片相互接触或者人为活动进行机械传播。

可对植物造成系统性破坏,具体表现为:叶片出现环形褪绿斑、局部畸形坏死,果实畸形,口感僵硬味苦,黄瓜产量降低,商品价值下降。

      

③黄瓜花叶病毒可在多年生寄主植物上越冬并在来年侵染不同寄主植物,通过蚜虫以非持久性的传毒途径或机械摩擦等传播。

主要侵染黄瓜叶片,染病后的子叶会逐渐枯萎或者发黄,幼叶为深绿和浅绿相间的小花叶状并且褶皱增厚,情况严重则出现逆向反卷。茎节畸形,出现不同程度的伸长或缩短,可随叶片一起枯萎;果实出现绿色花斑且表面有不同程度的凸起。

      

④黄瓜绿斑花叶病毒主要通过种子、土壤以及其他毒株的枝叶传播,分为常见的绿斑花叶染病和黄斑花叶染病2种。

染病初期的子叶呈亮绿与深淡的暗绿相间斑驳,病斑部位突然隆起后产生瘤状物,严重时会使植株的叶片扭曲缩小,从而导致植株整体矮化,果实也产生瘤状物成为畸形瓜,产量降低并且口感下降。

2 黄瓜病害综合防治

实际生产中解决黄瓜病害问题应先预防再防治,运用综合防治手段避免病害发生,只有理清病害发病原因,精准识别病害症状才能对症下药,控制病害。

农业防治

     

种植前尽可能选取抗病丰产品种,培育无毒苗。种植时地势最好选择高处、向阳、排水好的地块;种植期间及时清理作物周边的杂草,并对温棚进行清洁,减少病源;适当施用有机肥,黄瓜理论最高产量的有机肥施用量为23.56 t/h㎡,与20 cm左右厚度的表层土充分混匀;控制栽培株距,保证黄瓜合理的种植密度,株距可保持在25 cm左右,行距保持在50 cm左右;与非葫芦科作物轮作,有效降低土壤中细菌、真菌数量,降低病害发生概率。

八、辣椒常见病害?

1.青枯病:可以通过叶面喷洒或土壤灌溉等方式进行防治; 

2.疮痂病:可以通过使用病害抑制物、用吸湿纸包裹等方式进行防治; 

3.炭疽病:可以采取病害防治资材喷洒、割除病叶清洗油污等方式进行防治;

4.叶霉病:可以通过采用药膜、复合型剂等方式进行防治; 

5.菌核根腐病:可以在种植过程中降低灌溉频率、使用病害防治资材等方式进行防治。 

在种植辣椒的过程中,应保持充足的阳光和空气流通,避免过度浇水和过度施肥等问题,同时定期检查辣椒植株的状况,对异常情况及时采取防治措施,可减少辣椒病害的发生。

九、南瓜常见叶面病害?

一、南瓜常见叶面病害是白粉病,南瓜是瓜类白粉病中受害最大的一种瓜类。主要危害叶片,被害叶片表面多被白粉状物覆盖,致光合作用明显受阻,严重的叶片枯黄乃至焦枯,影响南瓜结实。

二、防治方法:

1.选用抗病良种。目前种植较多的日本夷香南瓜、锦栗南瓜、桔红南瓜有一定的抗病性,但要做好提纯复壮工作,选用无病种苗。 

2.种子消毒:播前先在阳光下晒种1-2天,以杀灭表皮杂菌,提高发芽势;用50℃-55℃温水搅拌浸种30分钟,温度降低到30℃继续浸种8-10小时,再放入1%高锰酸钾溶液消毒20-30分钟,冲净后在28℃-30℃下催芽48-72小时,露白时播种。 

3.加强管理,合理施肥:最好与禾本科作物实行2-3年轮作。伸蔓期一般不追肥,果实膨大期追施肥料,并保持土壤湿润,雨后及时清沟排水。及时摘除基部病、老黄叶,并深埋或集中烧毁。加强田间通风透光,增强植株抗逆性。

4.药剂防治:4月下旬-7月适时用药防治。小苏打既能防病害,又能促进生长,且使南瓜产量提高10-20%。喷雾时尽量使用小孔径喷片,以降低叶片表面湿度。

十、冬瓜常见病害?

1、疫病

该病主要危害茎、叶和果实,在幼苗茎基部发病后,出现暗绿色水渍状病斑,病部上端的叶片逐渐会枯萎,后期直接死亡,湿度大时,病斑还会迅速蔓延而腐烂,果实被害呈下凹水渍状病斑块,很快扩展全果而呈软腐状,并出现白色霉状物。

防治方法:预防为主,平时种植朋友们需要多注意加强肥水管理,发生病害前,需要在苗期喷施烯酰吗啉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和美邦双伏800倍液,每隔7-10天喷一次,效果显著。

2、枯萎病

该病主要在多雨的季节多发,品种抗病力不强,都会引起该病发生,苗期发病时茎、叶柄变褐色,叶片边缘黑褐色,卷缩,基部的叶片变黄,根和茎部维管束变褐,后期全株枯萎。

防治方法:选择抗病品种种植,加强水肥管理,及时拔除病株,防止病源传播,枯草芽孢杆菌8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进行喷药防治,效果非常不错。

3、炭疽病

该病主要危害叶、茎、果实,受害时叶上出现黄白色圆形斑点,后变褐色,有同心圆纹,后期变干枯易破裂。果实染病后,病斑会凹陷,并龟裂。

防治方法:选择排水条件好的地方种植,并及时清除清除病叶、病果,药剂使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75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进行防治,均匀用药,效果才能达到最佳。